省委常委会会议室内,气氛庄重而严肃。
正在讨论的是关于全省数字经济创新展试验区的布局方案,这个项目投资巨大,关乎未来五年全省的产业升级方向。
各位常委依次言,有的从区位优势分析,有的从产业链配套论述,各有见地。
轮到新任省委常委、榕华市委书记祁国栋言时,他结合榕华市在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华河高新区”
的成功实践,提出了一套思路清晰、数据翔实的方案,论证了将核心试验区放在榕华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他的言逻辑严密,案例生动,引起了在场不少常委的颔认同。
会议主持人是省委李书记,他听完祁国栋的言,脸上露出赞许的神色,转头看向坐在自己身侧、分管经济工作的王副省长,很自然地询问道:“老王,你觉得国栋同志这个思路怎么样?我看很有针对性嘛。”
按照一些不了解中国政治运行规则的人的想象,或者某些影视剧里的演绎,作为班子里的“一把手”
,李书记似乎完全可以直接拍板,“指示”
就这么定。
然而,真实的政治生活,远比这复杂、规范得多。
王副省长扶了扶眼镜,认真回应道:“国栋同志的方案做得确实很扎实,榕华市的基础和优势也很明显。
不过,我这里还想补充一点考虑,就是其他几个地市,比如滨城市,在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方面也有独特需求,是否可以在方案中增加一个联动协同的条款,既挥榕华的龙头带动作用,也能兼顾区域平衡?”
李书记听完,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没有立刻说话。
这时,祁国栋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细节,也体会到了王副省长意见中的合理性以及李书记的考量。
就在李书记准备开口总结之际,祁国栋身体微微前倾,面向李书记,用一种非常郑重而又不失谦逊的语气,清晰地说道:
“李书记,关于这个试验区的布局,我有个不成熟的想法,我能不能指示一下下一步的思路?”
这句话一出,会场瞬间变得极其安静,几乎落针可闻。
所有目光都聚焦在祁国栋身上。
“指示”
这个词,在党内政治生活中,有着特定的含义和使用语境。
它通常用于上级对下级,或者在某些非常明确的权责范围内。
在省委常委会这样的集体领导场合,即使是省委书记,也强调“末位表态”
,需要充分听取所有常委意见后再做总结,而非轻易“指示”
。
祁国栋作为新任常委,资历相对较浅,在这样的场合使用“指示”
一词,既不符合他的身份定位,也似乎有些逾越了规矩。
然而,祁国栋的表情却无比坦然和真诚,没有丝毫的僭越或张狂之意。
李书记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更深层次的欣赏,他抬手做了个“请讲”
的手势,温和地说:“国栋同志,常委会就是要集思广益,有什么想法,尽管说。”
祁国栋这才继续说道:“李书记,刚才王省长的意见非常中肯,点醒了我们。
我觉得,我们或许可以跳出‘非此即彼’的思维。
我的初步构想是:是否可以确立榕华市为核心试验区,承担技术攻关、模式创新的‘领头羊’任务;同时,明确滨城市等有条件的地市作为特色应用示范区,聚焦于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这个细分领域。
这样既能挥榕华的尖端优势,又能带动兄弟城市共同展,实现全省‘一盘棋’。
这只是我个人一点粗浅的想法,是否可行,最终当然还是需要省委,需要李书记和各位同志来决策。”
他这番话,巧妙地化解了刚才可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