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就没想到办法吗?
对于大臣们的诉求,慈安太后心中自然明白。
他们如此坚持,是因为在场的多数官员,其身家性命都寄托于京城周边地区。
如果湘军打来,那些无法带走的财产将化为乌有。
这些人根本不关心军事战略,只在乎自己的利益得失。
其中,汉人大臣由于占有的土地较少,态度相对温和;而反应最激烈的,无一例外都是八旗子弟。
自从入关以来,八旗子弟便在京师附近乃至整个直隶地区肆意圈地,掠夺了无数良田。
这些土地他们从不亲自耕种,而是交给汉族佃农经营,自己则坐享其成,躺在京城里收租获利,毫不费力却享受丰厚回报。
一旦这些田产消失,他们的生活便会陷入困境。
因此,为了保住既有利益,这些旗人必然提出种种不合理的要求!
慈安太后对此深感愤怒!
她对这群旗人的短视行为极为不满!
他们只着眼于眼前利益,完全不顾及朝廷的长远展。
难道他们没有想过,若朝廷灭亡,谁又能保障他们的利益?谁还能让他们继续享有优越的地位和待遇?
虽然她对战略问题所知有限,但对僧格林沁却十分信任。
她知道他是一个忠诚可靠的人,绝不会背叛朝廷。
通过观察,她判断僧格林沁坚持留在淮北活动,迟迟未返回直隶,必定有他的考量。
若强行命令他率军回援,很可能打乱他的作战计划。
倘若因此导致失败,后果可能不仅是朝廷倾覆,甚至会波及整个旗人群体的生存!
理智告诉她,不能答应这些人的要求。
然而,身为女子,面对湘军十几万大军逼近,而清军主力又远在天边,她内心充满不安与恐惧。
这种情况下,她也萌生了召回僧格林沁及其部队的念头。
就在此时,一件意外之事生了!
“太后,大事不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