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
营房内,林阿夏刚把新营的花名册整理好,便听到要选精锐北上的消息,她立刻站起身:“统领,新营里有三十七个会骑马的,再挑十三个箭术好的,正好五十人,我带她们去!”
林小婉也跟着请战:“我熟悉雁门关的地形,去年在北境当过斥候,这次也该去支援高将军。”
林薇看着眼前的众人,指尖在桌案上轻轻敲击——女辅营如今有六百六十人,留下六百一十人守洛阳,足够应对突情况,可新营的女兵刚到,还没经过系统训练,贸然北上怕是会出意外。
“新营的女兵先留下训练,”
林薇最终拍板,“林小婉,你从斥候队里选二十人;林阿夏,你从旧营里选三十人,都是上过战场的,经验足。”
她顿了顿,又道:“你们明日出,今日先去军备库领新甲胄和弓弩——太后昨日特意让人送了五十张新制的复合弓,比咱们之前用的射程远三成。”
消息传到军备库时,库吏早已备好甲胄和弓弩。
林小婉拿起一张复合弓,试着拉了拉弓弦,只觉力道比旧弓沉了不少,却更稳当。
她转头对身边的斥候道:“这弓好,到了雁门关,定能给契丹人点颜色看看。”
林阿夏则在一旁挑选甲胄,她拿起一件轻便的皮甲,掂量了掂量,对库吏道:“再给新营的姐妹们留五十件,她们下次出征,也得有好装备。”
与此同时,厢军的营地里也一片忙碌。
李山正指挥工兵营的士兵打包工具——铁锹、镐头、绳索,还有新制的攻城梯,满满当当装了十几辆马车。
他走到一辆马车旁,拿起一块加固过的木盾,对身边的副将道:“这盾能挡得住契丹人的箭,你们到了雁门关,一定要护好弓弩手,别让高将军失望。”
副将刚应下,便见城防司的人送来棉衣和姜汤。
李山接过棉衣,摸了摸里面的棉絮,笑着道:“太后想得真周到,北境冷,有这棉衣,弟兄们就冻不着了。”
他让人把棉衣分下去,刚走到营门口,便见林薇带着林小婉和林阿夏来了——她们是来跟厢军约定出时间的,顺便看看工兵营的准备情况。
“明日辰时,南门外集合,”
李山指着马车道,“这些工具都装车了,咱们走陆路,五天就能到汴梁,跟高将军的军队汇合。”
林薇点头,目光扫过马车旁的士兵,忽然注意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正是陈二柱的弟弟陈三郎,他去年跟着哥哥参了厢军,如今也在工兵营里。
“三郎,你哥哥在雁门关一切都好,”
林薇走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到了那边,替我跟他说,好好打仗,等凯旋了,女辅营的姐妹们请他喝酒。”
陈三郎红了眼眶,用力点头:“俺记住了,俺一定跟哥哥好好打仗,不让统领失望。”
第三日清晨,南门外挤满了送行的人。
女辅营的五十名精锐列成两排,林小婉背着新制的复合弓,腰间悬着镔铁刀;林阿夏则骑着乌骓马,手里握着令旗。
厢军的工兵营早已整装待,陈三郎扛着铁锹站在队伍里,目光望着雁门关的方向,满是期待。
林薇站在城门口,看着林阿夏举起令旗,心里满是不舍,却还是强忍着道:“到了北境,万事小心,记得跟雁门关的守军多沟通,别硬拼。”
林阿夏点头,刚要策马出,忽闻身后传来一阵马蹄声——竟是符祥瑞带着范质来了。
“太后!”
众人连忙行礼,符祥瑞翻身下马,走到林小婉面前,从袖中取出一枚铜哨:“这是北境斥候用的信号哨,不同的哨声对应不同的消息,你带着,关键时刻能救命。”
她又转向林阿夏,递过一份密函:“这是给高将军的,告诉他,洛阳的粮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