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阿夏归营报捷讯诸军整备待征尘
洛阳城的晨雾尚未散尽,南城门的守军刚换完岗,便见一支风尘仆仆的队伍从官道尽头走来。
为的女子一身玄色劲装,腰间悬着柄镶嵌绿松石的弯刀,胯下乌骓马的蹄铁沾着北境特有的沙砾——正是三个月前奉命前往陕州、汝州招募兵勇的林阿夏。
“是林队正回来了!”
守城的士兵认出那匹熟悉的马,立刻放下吊桥。
林阿夏勒住缰绳,翻身下马时,靴底在青石板上磕出清脆的声响,她抬手拂去肩上的尘土,目光扫过城门上“洛阳”
二字,眼底终于露出几分暖意——这趟差事比预想中更难,如今总算能向林薇交差了。
女辅营的校场上,晨练刚到尾声。
林薇正指导新招募的孤女们握弓姿势,忽闻营外传来马蹄声,转头便看见那抹熟悉的玄色身影。
她快步迎上去,刚要开口,便被林阿夏递来的羊皮册子堵住了话头:“统领,陕州、汝州两地,共招募女兵两百一十人,其中会骑马的三十七个,懂草药的十九个,还有十二个是去年叛军作乱时的乡勇,会些基础的刀盾术。”
林薇接过册子,指尖划过上面密密麻麻的名字,抬头时眼里满是惊喜:“比预期多了五十人,你这趟可是立了大功。”
她拉着林阿夏往营房走,刚绕过演武台,便见林小婉带着几名斥候迎了上来——她们昨日刚从雁门关传回消息,高怀德的军队已顺利抵达汴梁,正等着粮草补给,此刻见林阿夏归来,都围上来问东问西。
“陕州那边不太平,上个月还有小股流寇抢粮,”
林阿夏接过林小婉递来的水囊,猛灌了一口,“不过当地的刺史还算给力,帮着咱们贴告示、选兵勇,还特意给了二十匹军马——就是汝州的乡勇们性子烈,刚集合时总跟咱们的人闹别扭,后来比了场箭术,她们服了,才肯跟着来洛阳。”
说话间,三人已走到营房后的空地上。
那里新搭了十几顶帐篷,刚到的女兵们正忙着整理行李,几个年纪小的孤女围着马厩,好奇地摸着眼生的军马。
林阿夏指着其中一个穿粗布短打的姑娘道:“那是陕州的赵三娘,她丈夫去年守陕州城门时战死了,这次非要参军,说要替丈夫守着这天下。”
林薇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只见赵三娘正帮着同伴搭帐篷,动作麻利,眼神却透着股韧劲。
她点头道:“把她们编进新营吧,你带过她们,熟悉性子,就由你任新营的队正。”
林阿夏刚应下,便见营外传来一阵喧哗,抬头望去,竟是李山带着几名厢军教头来了。
“林统领,听闻林队正带回了不少人手,”
李山老远就拱手笑道,“我这厢军也刚添了新丁,想跟你们女辅营约场演练,让新兵们长长见识。”
他身后的教头们也跟着附和,林薇看了眼林阿夏,见她点头,便应道:“明日辰时,校场见分晓。”
第二日天刚亮,女辅营的校场便热闹起来。
新招募的女兵们列成两排,青灰劲装衬得她们身姿挺拔;厢军的队伍则在对面站定,土黄色的营服连成一片,手里的铁锹和木盾在晨光里泛着冷光。
李山骑着马站在阵前,刚要宣布演练规则,忽闻城外传来号角声——城防司的信使正快马赶来,手里举着明黄色的卷轴。
“太后有旨,”
信使翻身下马,展开卷轴高声道,“北境急报,耶律休哥率骑兵袭扰雁门关东侧的偏关,高将军请求洛阳增派弓弩手支援,限女辅营三日内选出五十名精锐,随厢军的工兵营一同北上。”
林薇和李山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凝重。
演练的事瞬间被抛到脑后,林薇立刻召集各队队正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