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锣鼓巷十字街口。
朝阳东升。
和尚旧货铺门口,摆放各种物件。
家具、摆件、瓷器、盆栽杂乱陈列。
雨棚下,鸟笼悬挂竹竿上,鸟儿叽喳蹦跳。
八旗落魄户的石耳身着长袍、头戴瓜皮帽,坐在长沙发上凝视和尚。
单人沙发上,毛寸头头皮肤粗糙,眉头微蹙的和尚,跟其对视。
茶几上,双龙纹人面青铜盘静卧。
街面人来人往,黄包车穿梭,小贩叫卖,行人谈笑,热闹非凡。
卖报的幼童举着报纸沿街吆喝。
“卖报喽~”
“国府于昨日正式在金陵,举行日军受降仪式。”
“华北地区,有望在十月份举行日军受降仪式。”
和尚坐在单人沙发上,看着侧面之人。
“您考虑的如何?”
石耳看着茶几上的青铜器,皱眉回应。
“三七分?”
“我七你三?”
和尚闻言此话,笑出了声。
“兄弟,您要是想逗闷子,我陪您聊会。”
“做生意重要的是渠道。”
“有渠道,一坨屎都可以卖到乡下当肥料。”
“没渠道,再好的物件,也只能焖在手里。”
石耳皱眉不再言语,思考其中的利益关系。
过了好一会,他抬头看向和尚。
“和老板,咱们换个安静的地。”
和尚面带微笑起身,示意对方跟上。
石耳提上包裹,跟在和尚身后,走进院子。
几步路的功夫,和尚把人带到中堂。
两人坐在八仙桌边,开始正式谈买卖。
石耳把手中之物,放到八仙桌,侧头看向和尚。
“和老板,您是怎么看出青铜器是新做的物件?”
和尚回个高深莫测的笑容。
“本人师从琉璃厂王宇凡老爷子。”
“我是他老人家首席大弟子,您说我怎么瞧出来的?”
石耳听到王宇凡这个名字,突然一愣。
“怪不得,名师出高徒。”
“王老爷子,在琉璃厂也是响当当的人物。”
石耳说完两句话,抱拳对着和尚拱手。
“受教了。”
和尚抬起胳膊,压了压手。
“咱们还是谈买卖的事。”
石耳闻言此话,默默点头回应。
“不瞒您说,像这类东西,兄弟手里多着是。”
和尚闻言此话,眼神一亮。
他静等对方把后面之事说完。
石耳看着八仙桌上的物件,接着说道。
“好东西向来都是传承有序,兄弟以前拿着一两件古董,出去蒙市,还能有所收获。”
“可时间一长,我这个八旗落魄户也露了馅。”
“像这种青铜器,都能做到以假乱真。”
“可惜兄弟的名声坏了,只要别人知道物件是我的,甭管真假,一律当新的。”
和尚看着自我独白的人,他起身沏茶。
石耳的目光,一直在沏茶的和尚身上。
“兄弟跟一个造假高手合作。”
“他提供物件,借助兄弟八旗子弟的身份蒙市。”
和尚沏好茶,坐在八仙桌主位上接着听。
石耳叹息一声,端起茶杯,看向和尚说道。
“您要是真想合作,我带您去一趟西绦胡同。”
“兄弟那位合伙人,就在此地。”
和尚半眯着眼,打量对方,思考对方的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