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华重工那边的项目还在紧锣密鼓地推进方案细节,秦风这边已经是多点开花,带着团队像猎豹一样,扑向各个早已锁定的目标领域。
医疗,这个对精度、可靠性和价值创造要求都极高的领域,自然成了重中之重。
功夫不负有心人。
经过前后一个多月的密集接触、技术演示、方案打磨和近乎严苛的评估,业务拓展部终于传来一个重磅捷报——与国内顶尖的协和医学院达成了战略合作,共同开基于“星火之眼”
的“虚拟解剖教学系统”
,并且拿下了期高达一千五百万的订单!
消息传来,整个星火科技都沸腾了。
这不仅仅是公司成立以来单笔金额最大的订单,更重要的是,它的象征意义巨大——得到了国内最顶尖医学学府的认可!
这比什么广告都管用!
周一上午,协和医学院那边负责此项目的解剖教研室主任,姓董,一位在国内医学教育界德高望重的老教授,亲自带着他的团队来回访,并参加项目的启动会。
会议室里,双方人马分坐长桌两侧。
星火这边,林烨、陈薇、周伟、秦风,以及算法、软件和光学显示的核心骨干悉数到场,足以见得对这次合作的重视。
董教授六十多岁年纪,头梳得一丝不苟,戴着金丝边眼镜,面容慈祥但眼神锐利,透着学者特有的严谨。
他翻看着面前厚厚的技术方案,缓缓开口,声音洪亮:
“林总,陈总,不瞒你们说,刚开始秦经理来找我们谈这个‘虚拟解剖’的时候,我心里是打鼓的。”
董教授说话很直接,“我们医学院,尤其是解剖教学,最讲究的就是‘真实’。
尸体标本,那是无声的老师,能让学生触摸到每一块肌肉的纹理,每一条神经的走向。
靠电脑屏幕?靠那些花里胡哨的3d动画?隔靴搔痒,差点意思!”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星火众人:“但是,你们上次带来的那个原型机,让我改变了看法。”
他回忆起上次演示的场景,眼神里还带着一丝惊叹:“那个立体感,那个层次!
不仅仅是看得清楚,关键是那种……沉浸感!
就好像真的有一个三维的人体结构立在你面前,而且是可以随意拆解、组合、从任何角度观察的活结构!
这太不可思议了!”
林烨微笑着回应:“董教授,您过奖了。
我们理解解剖学对真实性的极致追求。
所以我们的目标,不是取代宝贵的尸体标本,而是作为一种强大的补充和延伸。
让学生们在接触真实标本前,先在大脑中建立起清晰、立体的解剖结构概念,甚至可以模拟一些在真实标本上难以操作或观察的罕见病例。”
“说得太好了!”
董教授赞同地点头,随即又抛出了他最关心的问题,“那么,具体的交互呢?总不能还靠鼠标键盘吧?那体验就全毁了。”
周伟这时接过了话头,他示意旁边的算法工程师开始演示:“董教授,这正是我们系统的核心优势之一——‘神经视觉’交互。
您请看。”
投影幕布上开始播放一段精心制作的演示动画,同时,一名星火的员工作为“模特”
,佩戴着目前最接近终版设计的“星火之眼”
工程样机进行同步操作。
“我们摒弃了传统的手柄或复杂的菜单。”
周伟讲解道,“学生佩戴眼镜后,可以通过非常自然的眼神注视和手势来进行操控。”
动画和实际操作同步展示:
·旋转:佩戴者的视线聚焦在虚拟人体的肩部,双手在空中做出一个缓慢旋转的动作,屏幕上的人体模型就随之流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