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曜日专利诉讼”
的辉煌胜利,如同一声惊雷,响彻了整个业界。
“小巨人”
这项由国家背书的官方认证,星火科技这家原本仅在特定圈子里声名鹊起的公司,瞬间被推到了更广阔的聚光灯下。
其带来的影响,远远出了消费电子和医疗康复这两个最初的靶心。
先感受到这股热潮的,是星火科技前台的电话和官网的咨询邮箱。
请求合作的邮件和电话从四面八方涌来,数量之多、领域之广,让原本只负责接待和基本咨询的前台姑娘手忙脚乱,不得不临时增派人手。
紧接着,一波接一波的访客开始预约参观和洽谈。
星火科技那间原本只是用来展示几款指环和“星曦”
原型机的简易展厅,突然之间变得门庭若市,热闹非凡。
周一上午,一批来自国内某知名在线教育机构的考察团到访。
领头的是其产品创新总监,一位戴着眼镜、充满书卷气的中年女士。
她对“neuroput”
技术在帮助学生专注力训练、沉浸式学习方面的潜力表现出极大兴趣。
“想象一下,林总,”
她兴奋地比划着,“如果我们的线上课程能实时监测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度,并在其分心时给予温和的提醒或调整教学内容呈现方式,这对学习效果的提升将是革命性的!”
周伟和技术团队不得不耐心解释当前技术主要用于“输出”
指令,高精度的“输入”
式专注力监测尚在研中,但双方仍在数据反馈与个性化学习结合点上找到了许多可探讨的空间。
周二下午,展厅迎来了一家大型国产汽车厂商的高级工程师团队。
他们穿着统一的工装,神情务实而挑剔。
领队的王总工程师开门见山:“我们不关心花哨的隔空打字,我们关注的是可靠性、稳定性和极端环境下的适应性。
我们希望能将类似的生物电传感技术,用于驾驶员的疲劳监测、分神预警,甚至情绪识别,这对于提升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的安全冗余至关重要。”
他们的问题极其具体:工作温度范围?抗电磁干扰能力?振动测试标准?功耗极限?这让吴坤和供应链质量负责人倍感压力,但也看到了进入车规级市场的巨大门槛和机遇。
周三,气氛显得有些不同。
几位访客穿着朴素,话语不多,但眼神锐利,提出的问题直指技术核心的极限性能和保密性。
带队的一位自称“李主任”
的中年人,在仔细观看了演示后,平静地询问:“林总,这项技术的信号传输距离、抗干扰能力和多设备协同工作的极限在哪里?在……嗯……强电磁屏蔽环境下,是否还能保持基础功能?”
他们的关注点明显出了民用范畴。
林烨和周伟心领神会,回答得格外谨慎,既展示了技术潜力,又牢牢守住了保密底线。
会后,陈薇立刻提醒法务和行政部门,完善了与这类特殊潜在客户的保密协议流程。
周四,则是一家大型玩具公司的创意总监带着他的天马行空而来:“太酷了!
这简直是下一代互动玩具的灵魂!
我们想开能用‘意念’控制的玩具赛车、能让孩子们通过集中注意力来让植物生长的养成盆栽……让游戏和教育真正融为一体!”
他的想法大胆而新奇,虽然听起来有些遥远,但却为星火技术打开了又一扇充满想象力的应用之门。
……
展厅仿佛成了一个微缩的世界舞台,各行各业的人怀着不同的目的汇聚于此。
有的带着明确的商业需求,有的抱着好奇试探的心态,有的则蕴含着更深层次的战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