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定的日子到了。
会面地点没有选在任何一方的办公室,而是定在了市中心一家顶级酒店内静谧的行政酒廊咖啡厅。
这里环境优雅私密,柔软的地毯吸收了大部分脚步声,空气中飘散着现磨咖啡的醇香和淡淡的雪松香氛。
巨大的落地窗外是繁华的城市景观,却仿佛被一层无形的玻璃隔绝了喧嚣。
林烨和陈薇提前十分钟到达,在侍者的引导下,选了一张靠窗但并非最角落的桌子。
这个位置既显示了开放性,又保证了谈话不易被无意间偷听。
陈薇一身剪裁利落的深灰色西装套裙,妆容精致,气场沉稳。
林烨则穿着合体的深色休闲西装,没有打领带,显得既尊重又不失年轻公司的活力。
几分钟后,巨象电子的代表到了。
来者两人,正如情报所示,并非亚太总裁赵天宏,而是亚太区战略投资总监马克·安德森和一位负责技术评估的高级经理戴维·陈。
安德森四十多岁,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挂着标准的美式商业微笑,热情洋溢。
戴维·陈则是华裔,表情更为内敛,眼神中带着技术人士特有的审视感。
“林先生,陈女士,久仰大名!
我是arkandern,这位是我的同事david。”
安德森主动上前握手,力度适中,笑容极具感染力,“非常感谢二位能抽出宝贵时间。
贵公司在神经交互领域的成就令人惊叹!”
“安德森先生,陈先生,幸会。”
林烨微笑着回应,握手短暂而有力。
陈薇则与对方优雅地握了握手,寒暄道:“感谢巨象的邀请,我们也一直关注着贵公司在人机交互领域的引领性工作。”
双方落座,点了咖啡。
最初的几分钟,气氛融洽得像一场老朋友的聚会,话题围绕着临深市的天气、经济展以及全球科技行业的宏观趋势展开。
安德森显然是个中老手,谈话技巧高,总能找到共同话题,轻松化解初次见面的尴尬。
然而,温暖的序幕过后,冰层下的暗流开始涌动。
安德森轻轻搅动着咖啡,看似随意地将话题引向深入:“林总,陈总。
我们巨象一直认为,像脑机接口这样具有颠覆性的技术,其展离不开产业链的开放合作。
不知星火对未来技术标准的演进路径有何看法?比如,在底层信号采集和解析协议上,是倾向于走向开源,还是形成各自独立的生态?”
这个问题看似在探讨行业宏观,实则非常尖锐,直接试探星火在核心技术上是倾向于封闭自成体系,还是可能对外开放甚至被整合。
林烨端起茶杯,抿了一口,不疾不徐地回答:“安德森先生这个问题很有深度。
我们认为,在技术展的早期阶段,过度的标准统一可能会扼杀创新。
鼓励多样化的探索,让市场和应用来自然筛选出最优解,或许是更健康的模式。
星火目前更专注于自身技术的深度研和迭代。”
他巧妙地将问题反弹回去,并未透露自身倾向,反而暗示星火正忙于自身展,无暇他顾。
戴维·陈推了推眼镜,接过了话头,语气更偏向技术探讨:“林总说得有道理。
多样性确实重要。
我们注意到星火的技术在抗干扰和信号识别率上表现突出,尤其是在复杂环境下。
不知在算法层面,是更侧重于传统模式的优化,还是采用了全新的范式?比如,在特征提取环节……”
这个问题开始触及核心细节了。
陈薇适时地轻笑一声,插话进来,语气柔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边界感:“陈经理果然是技术专家,问题非常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