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份捷报送进去后不久,又是一骑快朝承天门冲来,同样高喊:“捷报!
大捷!”
第二份捷报进去后,又接二连三来了几份捷报,同样高喊着大捷。
而这些人喊的口号,也就是捷报、大捷几个字,具体是哪里的捷报则无人知晓。
五份捷报,先后间隔不到两个时辰,全都送到了崇祯的御案上,崇祯脸上笑容越来越盛。
将捷报竹筒上的漆封,用小刀小心翼翼刮开,打开盖子取出里面的纸张。
仔细核对纸卷上的骑缝章,又用小刀刮开第二处漆封,解下纸卷上的红绸布。
第一封了锦州的捷报,崇祯看到捷报上写着,毙敌万余人这种笼统的数字。
脸色立刻就垮了下来,转头对王承恩道:“叫李若琏传信,将锦州城记功官斩啦!”
王承恩从来不多问,马上下去亲自传信去了,这种砍人的事越少人知道越好。
之所以要砍了记功官,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捷报造假了,记功官折子上是一万零三百余人。
洪承畴的折子是万余,捷报也是万余这等笼统的数字,这是真把崇祯当不谙世事的主?
虽然崇祯知道,大明军队谎报战功是常事,目的也很简单就是为了多捞点银子。
若是其他人谎报,崇祯勉强还能接受,但洪承畴不行辽东更不行!
将剩下的四份捷报打开,看到里面有零有整的数字,包括牛羊缴获几何都详细记录。
对洪承畴谎报战功更厌恶了,但是崇祯还是压下这份厌恶,毕竟这是长久养成的习惯。
你这次谎报战功,朕就把记功官当着你面砍了,看你下次还敢不敢谎报战功!
崇祯看完进攻科尔沁部,的四支兵马上报的战功,大致算清了他们战损与斩获。
两万人出关战死两千余人,曹变蛟部具装骑兵轻伤三人,轻骑兵战死一百三十七人。
没有任何活物缴获,全部将牛羊就地销毁,但曹变蛟部活捉了吴克善。
李定国、卢象升、艾能奇三部,缴获羊三十六万四千余只,牛九万一千余头。
优良战马两万三千余匹,驮马一万五千余匹,孕马一千六百二十三匹。
一户五口之家蒙古家庭,为保障人口生存,所养殖的牲畜最低值。
羊一百只,牛三十头,马二十匹,战马是建奴要求必羊的,这是要上缴的。
倒推算下来的话,三部人马共计剿灭不足四千户,而科尔沁部有近一万五千户。
大概是八万多人的样子,也有可能是在外游牧,并不在聚居区无法消灭。
总体来说,有如此巨量的缴获,还是出自敌对势力,这总规是一件美事。
这个冬天,看你黄台吉吃什么肉,关键是起码又多出了,万余口没手的废人。
看你黄台吉养还是不养,养能拖着建奴滑向深渊,不养归附的蒙古各部,定会离心离德。
而大明,又能多出九万多头,能犁地干活的牛,还有两万多匹优良战马。
至于羊,留下少部份供军队吃,其余大部分借惠民局之手,出售给京师百姓即可。
基本上,此次四支军队两万人出征,军费都给捞回来了,还挣了不少!
劫掠敌人物资果然来钱快,难怪建奴五次三番的,不惜重兵入关劫掠大明。
这种感觉真是美妙,难怪后世只要现石油,就会滋生出霉菌。
后四份捷报,冲淡了崇祯的怒意,招手唤来一小太监道:“去文渊阁,传内阁前来议政。”
送捷报进京的人,领了崇祯赏赐的银子,兴高采烈的出了承天门。
而京师的贡士们,都挤上来询问捷报之事,而这些信使满脑子问号?
这是闹哪样?他们这些学子,何时这般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