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姆愣了愣,眼神闪躲:“这……是总部定的,我不太清楚具体细则。”
“不清楚细则就敢说‘合理’?”
我转向陈默,他立刻拿出手机,调出一张薪酬对比表:“汪董,您看,同样是项目经理,汤姆年薪四百万,住房补贴够租市中心三居室;我月薪八千,上个月替他改客户需求的失误方案,熬了三个通宵,连句加班费都没提!
上次去上海的行业峰会,我和周悦、小吴三个挤标间,早餐自己掏钱,外籍员工全是五星酒店套房,连洗衣费都能报!”
周悦立刻把差旅报销单递过来,单据上“早餐费不予报销”
的字样红得刺眼。
实习生小吴攥着笔,声音细细的却很坚定:“汪董,我帮大卫翻译合同到凌晨两点,他没说谢谢,反而跟经理说我效率低。
现在他升职了,我却要因为‘协助不力’扣绩效……”
“刘敏,”
我拿起桌上的水杯,指尖因为克制情绪而微微用力,“国际人才津贴是行业惯例,但不是区别对待的借口。
汤姆的家属补贴、医疗补贴要单独列在薪酬表里,不能混在基本工资里让员工误会。
从今天起,不管国籍,加班都按双倍薪资算,项目责任落实到个人,谁的失误谁承担,不准再让别人替锅。”
我指着陈默手机里的薪资数据,声音掷地有声:“同级别岗位,外籍员工薪酬最多比本土员工高2o,而且必须包含社保差额、家属安置这些附加成本,出部分要写清理由,下周一起在内部公示,让所有人都能看见。”
汤姆脸色涨成猪肝色:“汪董,这不符合总部的薪酬标准!”
“总部的标准是‘吸引国际人才’,不是‘歧视本土员工’。”
我打断他,目光扫过全场,“汪氏能走到今天,靠的是本土员工一步步打下来的市场,要是寒了他们的心,再厉害的国际团队也撑不起中国区的业务。
你要是觉得这个标准不合理,可以向总部申请调岗。”
这话一出,会议室里的气氛松了些,陈默攥着的拳头慢慢松开,眼神里的火气淡了,多了点期待。
我知道,这只是开始,要彻底打消员工的顾虑,还得做更多实事。
复盘会开完的第二天,我特意绕开总裁专用电梯,走员工通道去研部。
刚到茶水间门口,就听见两个应届生在低声嘀咕:“听说公司要裁员了,先裁本土员工,给老外腾编制。”
“我还听财务部的人说,张姐因为质疑薪酬差距,被调去分公司了,那些老外还联合给总部写邮件,说咱们本土员工‘不配合’。”
我没进去打断他们,转身走向技术部老周的工位。
他正对着一张幼儿园缴费单叹气,看见我过来,慌忙把单子往抽屉里塞,手都在抖。
“孩子上的是双语幼儿园吧?学费不便宜。”
我拉过旁边的椅子坐下,尽量让语气显得轻松。
老周愣了愣,点点头:“一个月五千,加上房贷八千,我月薪一万二,每个月都得紧巴巴的。
同组的马克,光子女教育补贴就有三千,听说还不用交社保,这差距也太大了。”
“马克的补贴里,三千是教育专项,但他没有国内社保,每个月要自己交四千多商业保险,算下来实际可支配收入比你少不到两千。”
我拿出手机,调出马克的薪酬明细给他看,“这些明细没公开,才让大家觉得他‘拿得多’。
要是把所有外籍员工的补贴用途、社保支出都列出来,你觉得能减少些误会吗?”
老周盯着屏幕看了半天,挠挠头:“至少知道不是凭空优待……但现在还有人说要修外籍专属电梯,说公司要把核心业务搬去海外,这些传言太邪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