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可以推出‘鎏金琥珀’的限量版礼盒,同时研面向年轻高端群体的‘青柠薄荷’系列和面向成熟客户的‘檀香乌木’系列,通过多品类覆盖不同细分市场,降低单一产品的市场风险。”
会议室里的气氛渐渐缓和,各位董事的眼神从质疑变成了认同。
苏晴董事率先点头:“分阶段扩产和原料战略合作的思路,解决了成本和时效的矛盾,确实比我之前的提议更周全。”
张董事也放下了顾虑:“会员优先购和多品类布局,既保住了品牌调性,又能扩大市场份额,兼顾了短期利益和长期展,这个规划确实考虑得更长远。”
我最后总结道:“汪氏能在美妆行业立足三十年,靠的不是一时的市场热度,而是每一次决策都能平衡当下与未来。
这次的产能问题,是挑战也是机遇——如果能借此机会完善供应链、丰富产品矩阵、优化客户服务,汪氏香水不仅能稳住当前的市场地位,还能为未来三年进军国际高端香水市场打下基础。”
随着各位董事纷纷举手赞同,这场关于香水产能的争论,最终变成了一次推动汪氏集团长远展的战略部署会议。
窗外的夕阳透过玻璃洒进来,将“汪氏集团”
的1ogo镀上了一层金色,也照亮了这家老牌企业迈向新征程的道路。
随着李董事和王董事相继举手,会议室里的赞同声逐渐占据上风,但坐在角落的赵董事却迟迟没有动作。
这位伴随汪氏集团成长三十年的元老,始终坚守“稳扎稳打”
的经营理念,此刻他眉头紧锁,终于打破了即将形成共识的氛围:“董事长,您的规划听起来很宏大,但风险实在不小。”
赵董事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严肃:“先说代工厂,您提到要租赁‘星耀美妆’和‘雅格精工’的生产线——星耀去年才因为品控问题被曝光,雅格的设备已经用了八年,怎么保证生产出的香水和我们自有工厂的品质一致?万一出现批次性质量问题,汪氏三十年的口碑就全毁了!”
他顿了顿,又指向新品研:“‘青柠薄荷’和‘檀香乌木’同时启动,研团队要分成两组,核心调香师就三位,精力根本跟不上。
按行业常规,一款高端香水从配方研到市场测试至少要18个月,您要求12个月内推出,这不是逼着团队偷工减料吗?”
旁边的陈董事立刻附和:“赵董事说得对!
还有原料供应商那边,我们一直和‘雪域精油’独家合作,您现在要引入‘绿源生物’和‘金兰香料’,这两家虽然规模大,但从未做过雪绒花精油的长期供应。
万一他们为了赶工降低提取标准,或者旺季时优先供应其他客户,我们的生产链随时可能断裂。
这种‘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的做法,反而更不安全!”
会议室里的气氛再次紧张起来,刚刚松动的保守派董事们重新凝聚起反对的立场。
你没有急于反驳,而是示意秘书将三份文件分给各位董事,随后从容开口:“赵董事和陈董事的担忧,正是我提前做好预案的地方。”
我拿起关于代工厂的文件:“关于星耀和雅格,我们已经做了三个月的尽调。
星耀去年的品控问题出在低端产品线,其高端生产线从未出现过问题,而且我们会派驻1o人的品控团队24小时驻场,每批次产品必须经过三重检测才能出厂;雅格的设备虽然用了八年,但我们已经和他们签订协议,由汪氏出资5oo万为其升级核心蒸馏设备,改造后的生产线精度将过我们自有工厂。
另外,租赁协议里明确约定,若因代工厂原因出现质量问题,他们需承担三倍赔偿并终止合作,这已经通过法务部审核。”
谈及研,我转向技术总监:“张总监,麻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