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总部大厦的灯光穿透云层,像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
我知道,今夜的南海不会平静,但只要我们这些中国人拧成一股绳,就没有破不了的阴谋,没有打不败的鬼魅。
系统在脑海里播报着最新动态,而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我拿起加密电话拨通红色号码,指尖在“通话”
键上悬停半秒——这个号码直通国家安全部应急指挥中心,上一次使用还是三年前截获跨国商业间谍网络时。
“我是汪绿萍,汪氏集团。”
电话接通的瞬间,我刻意压稳声线,目光扫过办公桌上的红旗徽章,“坐标北纬22度o8分,东经113度3o分,码头三号仓库。
楚濂,男,41岁,持有南海油气田核心勘探数据,计划明日2o时与井上雄一势力交易精密勘探设备,换取稀土通关文件及日本居留资格。”
系统突然弹出新窗口,楚濂与井上雄一助理的加密聊天记录被实时破译。
“这批设备能让我们提前三年掌握南海油气分布”
“事成之后给楚先生在北海道置一套温泉别墅”
的字眼像针一样扎进眼里。
我捏着电话的手猛地收紧,金属机身硌出深深的红痕——汪氏集团能从江南小厂做到跨国企业,靠的从来不是投机取巧,而是父辈传下的“实业报国”
四个字。
“汪董事长,应急小组已出,请求汪氏旗下港口物流公司配合封锁三号泊位。”
电话那头传来沙沙的电流声。
我按下内线电话:“通知港口事业部张总监,即刻以设备检修为由封闭三号泊位,所有人员凭证出入,对外宣称台风预警升级。”
窗外的雨突然变急,雨点砸在玻璃上出噼啪脆响,倒像是在为即将落网的败类敲起丧钟。
指尖划过平板上楚濂的档案照片,大学时他还穿着洗得白的衬衫在辩论赛上慷慨陈词,说“青年当为祖国石油事业献终身”
。
如今那张脸被贪婪蛀空,只剩下投机者的狡黠。
系统推送来他的银行流水,近三个月有七笔来自离岸账户的匿名汇款,最早一笔恰好是他接触南海勘探项目资料的第二周。
“汪董事长,军方要求调用我们部署在码头的毫米波雷达。”
技术总监的声音带着一丝亢奋。
我想起去年集团投入二十亿研的安防系统,当时董事会有人质疑民营企业搞这么高级别的安防是浪费,父亲却说“国之疆土,寸土不让,我辈商人虽不能执戈守边,亦当筑牢防线”
。
此刻那些分布在码头各个角落的传感器,正像警惕的哨兵般记录着楚濂的一举一动。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白老将军来的消息:“勿忘初心。”
我望着窗外雨幕中若隐若现的汪氏集团总部大厦,那座顶着红色五角星的建筑在风雨里巍然不动。
楚濂大概永远不会明白,有些东西比北海道的温泉别墅更值钱——比如站在祖国土地上的底气,比如深夜梦回时敢挺直的脊梁。
系统提示楚濂正往货轮方向移动,他口袋里的u盘信号源像个跳动的污点。
我对着麦克风沉声下令:“各单位注意,收网。”
雨声似乎在这一刻静止,只有心脏在胸腔里擂鼓,每一声都在重复着那句话:卖国贼,绝不容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