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材料,对着阳光观察它的均匀度:“刚才林振邦握我手的时候,力道比平时重了三分,眼神一直瞟着这个样品盒,那里面的不确定早就变成了期待。他现在缺的不是犹豫的时间,是说服团队的底气 —— 林氏董事会一直质疑他拓展国际市场的能力,我们主动递出合作框架,附上现代汽车的设备需求清单,就是给他这份底气。至于不合理的要求,你放心,我在和现代汽车的合作协议里留了‘设备供应商需通过三方联合认证’的条款,林氏要是想耍花样,比如虚报设备精度,就得承担失去现代汽车订单的风险,他不会这么傻。而且我们还备选了两家设备企业,林氏要是不配合,有的是人想接这个单子。”
小陈恍然大悟地拍了下笔记本,翻到 “备选设备企业名单” 那一页:“原来您早就想到这一步了!我还以为您是临时决定跟林氏合作的呢,没想到连备选方案都准备好了。”
“临时决定的从来不是合作,是提出合作的时机。” 我靠在椅背上,目光重新投向窗外,阳光透过玻璃洒在脸上,暖得让人安心。远处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塔吊林立,现代汽车的工厂已经初具雏形:“从跟现代汽车谈合作的第一天起,我就把林氏算进去了。你还记得去年我们做的‘华国汽车设备企业竞争力报告’吗?国内三十多家冲压设备企业里,只有林氏的设备能达到现代汽车要求的 ±0.02 毫米冲压精度,只是他们一直没机会证明自己。我们跟现代汽车合作,表面看是拓展材料市场,实际上是在为整个华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搭台子 —— 现在台子搭好了,林氏要是不来,自然会有其他企业来,只不过林振邦运气好,先一步想通了而已。”
小陈翻出去年的报告,指着数据说:“您看这里,去年林氏的汽车冲压设备出口量只占总产量的 8%,而现代汽车集团全球工厂每年的设备采购额超过 200 亿欧元。要是他们能通过我们拿到现代汽车的订单,出口量至少能翻三倍!”
“不止三倍。” 我接过报告,在数据旁画了个箭头,指向 “现代汽车供应链辐射效应” 的分析章节,“现代汽车的供应链有连带效应,一旦林氏的设备通过现代汽车的认证,起亚、捷尼赛思这些关联品牌,甚至其他国际车企都会注意到他们。到时候,林氏的设备就不是‘华国品牌’,而是‘通过国际车企认证的华国品牌’—— 这才是我们合作的真正价值,不是短期的利润分成,是让华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你想想,未来华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用的是我们的材料、林氏的设备,这才是真正的产业链自主可控。”
正说着,我的手机响了,屏幕上显示 “现代汽车金代表” 的名字。我接起电话,用流利的韩语寒暄几句后,便切入正题:“金代表,关于联合研发中心的选址,我建议选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内 —— 那里不仅有政府给的研发补贴,还聚集了十几家核心零部件企业,未来我们的电池材料和林氏的冲压设备可以直接在园区内进行适配测试,比送到韩国总部测试至少节省半个月时间,完全能赶上你们下一代车型的研发进度……”
电话那头,金代表的声音带着明显的兴奋:“汪董考虑得太周全了!我之前还担心设备适配的问题,没想到您已经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了。上周我们总部的技术团队还在讨论,要是找不到本土化设备供应商,可能要推迟华国工厂的量产时间,现在看来完全不用了。”
“这是华国企业的优势 —— 我们懂得抱团取暖。” 我笑着说,目光扫过桌上的合作备忘录,“下周我会让林氏的技术总监跟您的团队对接设备参数,他们已经准备好了适配方案的初步草案。相信我们三方的合作,会成为华国与泡菜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合作的典范,未来还能一起开拓东南亚和欧洲市场。”
挂了电话,我看着备忘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