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又问:“你们记住了几个?”
孩子们一脸茫然,有的怯怯地低下了头,似乎不敢回答。
还有的迟疑地说:“两、三个?春天……槐花……我记住了?”
“哦?” 刘夫子心中一喜,将十个字打乱顺序,让他们重新辨认。
“那你们把那两个字挑出来看看?”
孩子们却依旧懵懂,面面相觑……
最终,选出来的不过寥寥数人!
“罢了!”刘夫子长叹一声,仰首望天。
随后他转头看向朱雄英,语气有些不甘:
“你来吧!”
“这么小的孩子,怎么……怎么如此……”
他本想说“愚钝”。
因为他教身旁那个喜庆小孩时,从未如此费力。
朱雄英朗声一笑:
“那就我来!”
刘夫子默默点头。
“需要我回避吗?”
他清楚,这种启蒙之法,在哪个世家都是不传之秘。
谁知,
这年轻人随意一摆手,
说了声不用。
便转向另一群孩子:
“昨天教你们的那些符号,还记得吗?”
“记得!”
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眼睛亮晶晶地回答。
“好!”
“今天再教你们的,只有十个字。”
朱雄英明白,
让这些孩子在短短时间内掌握全部拼音并不现实。
于是他用了一个概括的方法,
将这十个字——
“春浓随意绿!”
“树影泛槐烟!”
——写了下来,
并在旁边标上拼音,
让她们只认读音。
与刘夫子一边讲解《说文解字》、一边解释“春是四季之初”等让孩子困惑的方式不同,
朱雄英只做一件事:
教他们拼音的读法,
让他们反复熟悉,对应字形。
他并不需要教全部拼音,
只教这十个字里用到的部分。
一刻钟过去,
朱雄英先让他们都会读,脑中留下印象。
接下来的一刻钟,
他索性放手,让他们自己去读、去写、去记对应的字。
“你这就放手不管了?”
刘夫子见状大为震惊。
朱雄英微微一笑:
“当然,”
“因为已经不需要我了。”
“不需要你了?”
刘夫子惊呼一声,满心不解,连忙转头看去。
孩子们也很争气,
仿佛不愿让大哥哥丢脸,
一个个皱着小眉头,努力地记着。
刘夫子凝神细看,
结合之前看到的朱雄英教的【拼音之法】,
这一次,他看得更加投入,
眼睛渐渐睁大。
当他放下先前的成见,
试着以“幼童初学”的心智,加上“成人”的思维去观察时,
细细品味之下,
仿佛被雷击中一般,
刘夫子愣住了,
呼吸陡然急促起来……
“这……这……”
“老夫好像明白了!”
“这些符号,像是一座桥……一座从不识字到识字的桥……”
他还在喃喃自语,
另一边,
时间正好到了。
朱雄英开口道:“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