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到这可能是解决蝗灾饥荒的关键!
他不敢怠慢,一面派人严密保护华阳宫后苑的“嘉禾”
,一面亲自带着种子和情况说明,火入宫禀报。
消息如同飓风般席卷了被蝗灾阴云笼罩的咸阳!
秦王(秦庄襄王,此时异人已即位)和相国吕不韦亲自过问。
在司通(玄圭)无声的“注视”
下,在“墨科”
光环的加持下,这几十粒珍贵的种子被当作“天降祥瑞”
、“玄圭神赐”
,由经验最丰富的老农,在宫苑和几处官田里精心播种下去。
奇迹再次上演!
这些被命名为“银霜黍”
的奇特作物,展现出令人惊叹的特性:
生快长:生长周期远短于普通粟米。
耐旱耐瘠:在贫瘠甚至略带盐碱的土地上也能良好生长。
抗虫性极强:蝗虫和其他害虫对其叶片避之不及。
籽粒饱满,产量不低:玉白色的籽粒脱壳后,米粒晶莹,虽略带一丝不易察觉的金属味,但营养丰富,可饱腹。
更关键的是,它们似乎对关中某些地区土壤中残留的、极其微量的异常“地火之气”
(古人无法理解的辐射残留)有着独特的亲和力,长势反而更好!
当第一茬“银霜黍”
在深秋时节收获,金黄的粟米颗粒无收,唯有这银玉般的黍米堆满了仓廪时,整个秦国为之沸腾!
“神黍!
玄圭庇佑!”
“天降嘉禾,佑我大秦!”
“墨科大人,真乃济世之神!”
秦廷官方将“银霜黍”
的丰收定为“天降嘉禾”
的祥瑞,昭告天下,极大地稳定了因蝗灾而动荡的民心。
秦王下令在全国适宜地区(主要是贫瘠或有轻微“地火”
的区域)大力推广种植“银霜黍”
。
司通当初撒下的种子,如同燎原的星火,在关中乃至更广阔的土地上迅蔓延,成为了灾荒之年百姓的救命粮,也为秦国积累了更多的战争资本。
华阳夫人抱着司通,站在堆满银玉般黍米的粮仓前,看着宫人百姓脸上洋溢的感激和希望,感叹道:“玄圭,你真是本宫的福星,更是大秦的祥瑞。
这银霜黍…是月宫的恩赐吗?”
她轻轻抚摸着司通额间那永不褪色的银灰毛。
司通安静地伏在她怀中,金色的瞳孔倒映着那堆救命的粮食。
它想起了尼巴鲁星的风筝电厂,想起了月羽金色的眼睛,想起了撞击后地狱地球上露西族群捧着胃石中芽种子的虔诚…跨越星河的种子,最终在地球的土壤里生根芽,哺育了它想要守护的族群。
这算不算一种轮回?一种迟来的救赎?它不知道。
它只感到一丝疲惫,以及一种深沉的、混杂着希望的慰藉。
技术可以杀人,也可以救人。
文明的火焰,在血与火的边缘,在饥馑与希望的夹缝中,艰难而顽强地燃烧着。
它的守望,仍在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