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最终默许了“技予秦,不屠城”
的约定。
司空马带回的消息和那雨夜河滩上的六个泥字,让他看到了这只“妖猫”
深不可测的力量和潜在的巨大价值,也看到了约束其力量的可能。
踏张弩和标准化生产被列为最高机密,全力推行。
而“玄圭”
在华阳宫的地位,变得更加微妙而然,如同一个活着的禁忌符号。
司通暂时收敛了“墨科”
的活动,将精力转向另一个关乎秦国根基,也关乎无数黎民苍生的领域——水利与农业。
此时,一项宏大的水利工程正在秦国腹地如火如荼地进行——郑国渠。
这条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修建、意图“疲秦”
却最终被秦国识破并反利用的级水渠,旨在引泾河水灌溉关中平原北部广袤的盐碱荒地,变“斥卤”
为“沃野”
。
一旦功成,将为秦国统一天下提供取之不尽的粮草保障。
然而,巨大的工程量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困难。
其中,最耗费人力、拖慢进度的环节之一,便是渠岸和关键分水堰(如“瓠口”
)的夯土工程。
数以万计的刑徒和征来的民夫,喊着震天的号子,用最原始的木杵和石夯,一下下地锤击着松散的黄土,使其变得坚硬如石,足以抵御湍急的水流。
效率极其低下,民夫在监工的皮鞭下日夜劳作,如同蝼蚁,累死、病死、被塌方压死者不计其数。
司通随华阳夫人前往郑国渠工地“巡视”
(实则是吕不韦授意,试探其对水利工程的态度)。
它蹲在华阳夫人华丽的轩车旁,金色的瞳孔冷漠地扫视着这宏大而残酷的画卷。
烈日当空,尘土飞扬。
宽阔的渠沟底部,黑压压的人群如同蠕动的蚁群。
他们分成无数小队,每队十数人,合力抬起一根需要数人合抱的巨木(夯杵),在监工嘶哑的号令下,喊着单调而沉重的号子:
“嘿——哟!
嘿——哟!”
巨木被高高抬起,然后凭借重力狠狠砸向地面!
“咚!
!
!”
沉闷的巨响伴随着大地的震颤,松散的黄土被砸实一小片。
汗水如同小溪般在他们黝黑的脊背上流淌,混合着泥土,结成厚厚的泥痂。
许多人眼神麻木,动作机械,如同被抽走了灵魂的躯壳。
空气中弥漫着汗臭、尘土和绝望的气息。
“太慢了…”
司通心中叹息。
它看到不远处的泾河,水流湍急,蕴含着巨大的动能,却被白白浪费。
一个利用水力代替人力的构想瞬间成型。
当晚,它避开华阳夫人随行人员的耳目,悄然潜入工地附近负责管理工具的简陋工棚。
找到一块废弃的木板和烧过的木炭。
它开始画图。
第一幅:水轮。
巨大的立式木轮,轮缘装有挡水板(桨叶),架设在湍急的河流中。
水流冲击挡水板,驱动水轮旋转。
第二幅:传动机构。
水轮的主轴上,安装一个巨大的、带有凸起木齿的驱动齿轮。
旁边是一个垂直的、带有凹槽的从动齿轮。
两者通过木齿与凹槽咬合,将水轮的水平旋转运动转变为垂直的上下运动。
第三幅:重锤。
一根粗壮沉重的巨木(或包裹铁皮的硬木),顶端连接在从动齿轮的传动轴上。
当从动齿轮上下运动时,带动重锤同步升降。
第四幅:夯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