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匠作府深处,一间被重兵把守、日夜炉火不熄的秘密工坊内,空气灼热而凝重。
汗水混合着青铜粉末的气息弥漫。
十几名被精挑细选、签下死契的工匠赤膊上阵,肌肉虬结的手臂在炉火映照下泛着古铜色的光。
他们正围绕着一架刚刚组装完成的、造型奇特的巨弩忙碌着。
这弩的弩臂比寻常秦弩更长、更厚,由多层坚韧的桑木和竹片叠压胶合而成,弓弦是浸透了油脂、反复鞣制的特制牛筋,紧绷如满月,散着令人心悸的力量感。
然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弩身中部下方增加的一个金属部件——一个由青铜铸造、带有踏环和复杂联动棘齿结构的脚踏上弦装置。
弩机本身,也严格按照“墨科”
图纸的要求,所有卡榫部件都经过新制的青铜量规严格检验,严丝合缝。
督造的老匠师须皆白,眼神却锐利如鹰。
他亲自检查了最后一遍,深吸一口气,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颤抖:“试…试弩!”
一名体格最为魁梧的力士上前,他没有像往常一样用腰腹和手臂的蛮力去拉弦,而是深吸一口气,左脚稳稳地踏进那冰冷的青铜踏环之中,双手扶住弩身两侧的握把,腰背挺直,然后猛地力向下踩踏!
“咔哒!
咔哒!
咔哒!”
随着清脆而富有节奏的棘轮咬合声,那需要数名壮汉合力才能勉强拉开的重型弩弦,竟然在这名力士一踏之力下,被联动机构平稳而有力地缓缓拉开!
虽然力士的脸庞因用力而涨红,青筋暴起,汗水如雨般滴落,但他确实仅凭一人之力,就将那恐怖的弩弦拉到了满弓位置!
棘轮精准地卡死,弩箭(一支按照“墨科”
图纸标准打造的三棱重箭)稳稳地搭在了弦上!
“成了!
省力…至少三成!”
老匠师激动得老泪纵横,声音嘶哑地吼道。
周围的工匠们爆出压抑已久的欢呼!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秦军的弩手可以更快地上弦,更持久地作战,意味着单兵就能操作威力更强的重型弩!
这将是战场上的革命!
“快!
试射!
目标,百步外三重皮甲木靶!”
老匠师迫不及待地命令。
力士调整呼吸,将弩身稳稳架在特制的木架上,粗壮的手指搭上冰冷的青铜悬刀(扳机)。
这一次,他没有像以前那样凭感觉和经验去瞄准。
他的目光紧紧锁定在弩臂上方新增加的一个小巧装置上——望山刻度标尺。
这是一个固定在弩臂上的青铜小框,框内竖立着一根带刻度的金属尺,尺的顶端是一个可调节的、带有缺口的小铜片(照门)。
标尺的刻度并非均匀,而是根据弩的射程、箭矢重量和抛物线特性精心计算后刻下的。
力士屏住呼吸,通过照门缺口、尺上的特定刻度(对应百步距离),与远处靶心形成三点一线。
“嘣——!”
悬刀扣动,弩弦爆出沉闷而强劲的轰鸣!
三棱重箭化作一道肉眼几乎难以捕捉的乌光,撕裂空气,带着刺耳的尖啸声,精准无比地穿透了百步之外的第一层厚牛皮甲!
紧接着是第二层!
最后狠狠钉入第三层牛皮包裹的木靶中心!
箭头完全没入,木屑纷飞!
整个工坊瞬间死寂,随即爆出山呼海啸般的狂吼!
“神弩!
神弩啊!”
“百步穿三重甲!
闻所未闻!”
“墨科大人真乃神人也!”
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飞越匠作府的高墙,直抵咸阳宫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