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地蜷缩起来,捏住了衣角,指节都有些发白,显露出他内心的慌乱,不知如何是好。
朱允熥性子懦弱,老朱为了让他的性子能够更加刚强一些,同时也能多培养培养和朱煐之间的感情,所以让他常住在朱煐的府中,不住东宫,免得在宫里受气,被人欺负,日子难熬,看不到出头之日,郁郁寡欢。
这些时日以来朱允熥就是个小透明,他什么事都不主动参与,只是默默当个旁观着,当个看客,很少发表意见,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不惹人注意,仿佛这样就能安全一些,避开那些明枪暗箭,求得一时安稳。
这一回也是如此,朱允熥根本没有想到自己居然会在这个时候被朱煐点名,牵扯到这样重要的事情里来,一时之间有些懵了,脑子里乱哄哄的,一片空白,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只觉得手脚冰凉,心里发慌。
天上太阳高悬,明晃晃地照着,晒得地面发烫,泛着一层晃眼的白光,刺得人眼睛发疼,连视线都有些模糊,看东西都带着一圈光晕,让人头晕。
街边是此起彼伏的蝉鸣声,吱呀吱呀地叫得人心有些烦躁,静不下心来,只觉得聒噪不已,恨不得它们立刻闭嘴,还世间一个清静,让人能好好想想事情,理清头绪。
一阵风吹过滚烫的地面,卷起阵阵灼人的热浪,空气都似乎扭曲了起来,眼前的景物也跟着晃动,让人头晕目眩,有些恶心,胸口发闷,喘气都觉得费力,浑身不自在。
可这样的闷热天气,却让朱樉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哆嗦,后背有些发凉,甚至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心里头哇凉哇凉的,像是突然掉进了冰窟窿,寒意从脚底直窜上来,瞬间传遍了全身,让他透体生寒。
让自己主持大局,和朱棣以及朱允炆联手的组合打擂台?
这....这担子未免也太重了些!简直像一座山压了下来,让他有些喘不过气,胸口发闷,连呼吸都觉得困难,仿佛下一刻就要窒息,压力大得惊人。
朱樉虽然嘴硬,但他心里头也并非没有自知之明,几斤几两他还是清楚的,这事儿明显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不是他擅长的,甚至可以说是他的短板,是他的弱项,他根本玩不转。
要说这行军打仗冲锋陷阵,那他也不怵朱棣,甚至可能还略胜一筹,有些独到的见解,可要说这建设学宫,操持文事,招揽士子....两个自己绑在一起那也不是朱棣的对手啊.....
对于这点朱樉他心知肚明,朱棣在那方面确实比他强,而且强不少,他拍马也赶不上,差距不是一点半点,简直是天壤之别,他心里跟明镜似的。
可作为男人,这话都已经放出去了,还是在中兴侯和这么多人的面前,收是收不回来了,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哪有收回的道理,只能硬着头皮撑下去,打落牙齿和血吞,自己受着。
更何况日后自己还要当大明贤王呢,若是就这么退缩了,岂不是让人笑话?颜面何存?以后还怎么在兄弟们面前抬头?怕是永远都抬不起头了,成为一辈子的笑柄,再也直不起腰来,永远矮人一头,这比杀了他还难受。
朱樉一时之间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答应不是,不答应也不是,额头上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顺着鬓角滑落,他也顾不上擦,只觉得喉咙发干,想喝水又觉得不合时宜,只能强忍着。
朱煐笑呵呵地看着朱樉,似乎没察觉到他脸上的为难神色,依旧是一副轻松自在的模样,甚至还悠闲地给自己又斟了一杯酒,小口地品着,仿佛在品尝什么琼浆玉液,惬意得很,全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作为穿越者,他又怎么会不明白朱棣的含金量?那可是青史留名的人物,后世评价极高,是了不得的帝王,文治武功都极为出色,少有人能及,是真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