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刻被踩进泥里。
朱允炆预见到明日早朝的景象。
大臣们会用怎样的眼神看他?他们会聚在角落交谈。
“听说了吗?太孙殿下被朱御史几句话就逼退了。”
“储君之威,荡然无存。”
每一个字都扎进他的心里。
脸面丢尽。
这四个字压在他的脊梁上,让他喘不过气。
就在他进退维谷时,蒋瓛站了出来。
那句“时辰不早”,让他找到了出路。
朱允炆背脊一松。他抓住这个机会,顺着蒋瓛的话往下说。
他垂下眼帘,手指抚过前襟。指尖在颤抖。
他需要一个动作来掩盖自己。
“咳........”
“咳咳........”
他清了清嗓子,喉咙发疼。声音沙哑,发颤,暴露了他的心绪。
“本来孤来,就只是为了调解。”
他放慢语速,开口说道。
“与朱御史之间,也并无冲突。”
他说这话时,视线从廊柱移到地砖,再到灯笼,始终避开朱煐。
他不敢看。
他怕一看到那双眼睛,自己就会崩溃。
他怕被对方抓住破绽,再次发难。
“既然朱御史不愿意调解,那........算了。”
最后几个字,他说得很快,想了结这个话题。
话音落下,他转向身侧。
“黄大人,齐大人,你们以为呢?”
他的目光落在黄子澄和齐泰的脸上,带着求助。
快,附和孤。
快,让我们离开这里。
黄子澄心脏一跳。
他读懂了朱允炆眼中的羞愤、无奈与恳求。
血冲上头顶。
他挺直腰板,脊椎发出一声响。
“我等不行强人所难之事!”
黄子澄的声音洪亮,扫去颓唐。
他抬起下巴,扫了朱煐一眼。那眼神像在说,不是我们怕你,而是不屑与你计较。
“朝中虽有误会,可道歉也倒了。”
“我等,已然问心无愧。”
他一字一顿,想用这种态度挽回颜面。
既然对方不给太孙余地,他们也不必再低声下气。
风卷起街上的枯叶。
黄子澄咬紧牙关,两腮的肌肉抽搐。
他输了。
输得彻底。
对方没有给台阶,那张年轻的脸上是蔑视。
到了这个地步,求和或放狠话,结果都一样。
对方不在乎。
他不想再丢掉最后的体面。
黄子澄心中冷哼,决心将这梁子结死。
日后,总要清算。
他拂了拂袖,压下屈辱与怒火,眼神漠然。
齐泰沉下脸,但比黄子澄沉得住气。
他的视线在朱煐脸上刮过,最后定格。
“中兴侯,告辞。”
声音冷硬。
他顿了顿,补上一句。
“你的脾气一般,但你的能力,我齐某认可。”
他用“认可”二字,既表达了不满,也抛出了招揽。他是在告诉朱煐:你这匹烈马,若肯收敛,我齐泰可用你。
说完,齐泰不再看朱煐,料定对方能懂。
他向朱煐拱了拱手,动作很小。
随即他转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