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尝试了所有办法,都无法消除这个误差!”
老船匠的声音里充满了绝望。
朱棣的脸色阴沉的能滴出水来。
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如果这个问题不能解决,“分段式建造法”就是个笑话。
整艘船的工期将被无限期的拖延下去。
父皇和那位皇侄的雷霆之怒,是这里所有人都无法承受的。
“去!立刻去东宫!禀报殿下!”朱棣当机立断。
半个时辰后,朱雄英的马车出现在了船厂。
他没有理会跪了一地的人,只是平静的走到那巨大的缝隙前,伸手触摸着冰冷的钢板。
他闭上眼睛,脑海中后世无数关于造船的知识如同潮水般涌来。
热处理应力、焊接形变、结构冗余设计……
片刻之后他睁开眼。
“笔墨伺候。”
他没有责备任何人。
只是当场拿起笔,在一张巨大的羊皮纸上迅速的绘制起来。
他画的不是什么精密的机器。
而是一种全新的铆接和连接方式。
“从今天起放弃一体化锻造。”
“所有结构连接处预留‘冗余接口’,采用‘高强度螺栓’与‘弹性垫片’进行二次连接。”
“将整体的刚性结构改为局部柔性连接。”
“用精确的计算去抵消不可控的形变。”
他一边画一边用最简洁的语言,阐述着超越这个时代数百年的结构力学理念。
在场的所有工程师和工匠,从最初的茫然到震惊,最后化为了狂热的崇拜。
他们如同在黑暗中摸索了数月的旅人,终于看到了一盏指路的明灯。
原来还可以这样!
原来力量不只有刚猛,还有柔韧!
“殿下……真乃神人也!”老船匠激动得老泪纵横,对着朱雄英重重磕下头去。
问题迎刃而解。
在新的工艺指导下,仅仅三天后那道致命的缝隙就被完美的消除了。
“定远”号的建造再次走上了正轨。
然而就在整个船厂都沉浸在喜悦中时。
一艘悬挂着“大明皇家贸易”旗号的盖伦船,历经数月的航行终于穿过马六甲海峡,带着满船的黄金与香料,以及一份来自新大陆的十万火急密报抵达了应天府码头。
信使不敢有片刻停留,换上快马直奔东宫。
观星阁内,朱雄英刚刚收到了船厂问题解决的报告,心情正好。
可当他展开那份用火漆密封的兽皮卷时,他的眉头却缓缓的皱了起来。
这份密报来自他亲手扶持的傀儡王伊察姆。
信上的内容充满了阿谀奉承之词。
伊察姆报告,在他“英明”的指挥和“天军”的帮助下,“新明第一镇”已经成功攻占了“黑曜石之城”。
战果辉煌,缴获的黄金和宝石堆积如山,足够再装备三个这样的军镇。
他恳请伟大的主人能够恩准他继续向南征讨,为帝国开疆拓土。
如果仅仅是这些,朱雄英只会一笑而过。
但密报的最后却提到了一个让他不得不在意的细节。
伊察姆说,他麾下的斥候在向南追击残敌时,在安第斯山脉的边缘遭遇了一支完全不同的土著军队。
那些人不像玛雅人这般矮小。
他们身材高大,皮肤偏白,手持青铜战斧和长矛,身披简陋的藤甲。
最关键的是,他们作战悍不畏死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