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坐在办公桌前,揉了揉略显疲惫的双眼,连续几日的高强度工作让他的眼睛布满了血丝。
面前摊开的两份人事调整方案已经被他反复修改了十余次,纸张的边缘都因为频繁的翻动而微微卷曲。
原本,这是他上任第一次人事布局。组织部提前数月就开始收集资料、考察干部,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然而,江州突发的那场大火,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打乱了所有的节奏。这场大火不仅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还暴露出江州市在应急管理、干部能力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
上级要求必须尽快对江州市的领导班子进行调整,以确保后续的重建工作和地方稳定。因此,一切都必须提速了。
宋江再次仔细核对最后一遍方案。他深知这份方案的重要性,它不仅要体现省委书记王维波和省长李平江的意图,还要兼顾各方关系的平衡。
在干部的选拔任用中,各方利益错综复杂,每一个岗位的安排都可能引发不同的反应。他巧妙地在方案中嵌入了一些他认为必须调整的关键岗位,这些岗位的人选关系到全省未来的发展方向。
比如江州市委书记这个职位,这是此次调整的重中之重,合适的人选能够带领江州走出困境,实现经济的复苏和社会的稳定。
拿起文件夹,宋江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所有的压力都呼出体外。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着装,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省委副书记周东军的办公室。
“宋江同志,来来,请坐!”周东军一见宋江,立即从堆积如山的文件堆中抬起头,脸上露出热情的笑容,热情地招呼他在会客沙发就座。这位分管党务的副书记向来以严谨着称,在党内有着极高的威望。此刻他却显得格外亲切,也许是因为他知道宋江为这次人事调整付出了很多努力。
“周书记,知道您工作繁忙,我就长话短说。”宋江将文件夹轻轻放在茶几上,态度谦逊而又自信,“按照组织程序,省里有一批干部需要调整。前期我们已经征求了书记和省长的意见,组织部经过认真审核和考察,最终确定了这份名单,请您过目。”
周东军接过文件,戴上老花镜,神情专注地翻阅起来。他的目光在纸面上缓缓移动,每一个名字都仿佛有着特殊的含义。
时而微微蹙眉,似乎在思考某个干部的安排是否合适;时而轻轻颔首,对某些岗位的人选表示认可。
当看到江州市委书记的候选名单时,他的手指在“宁可信”这个名字上停顿了片刻。
“宋江同志,”周东军摘下眼镜,语气平和却意味深长,“江州市委书记的人选,书记和省长那边有什么明确意见吗?”
“按照书记和省长的要求,重点是党性原则强、具有大局观。”宋江从容应答,思路清晰,“组织部根据这个标准筛选了三名候选人,列为初步调整意向。不知周书记这边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可以推荐?”
周东军微微一笑,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交叉放在膝盖上,展现出一副深思熟虑的样子:“市委副书记赵志强同志,党性原则强,组织、党务工作非常突出。这样经验丰富的同志,可以放到更重要的岗位上锻炼锻炼。”
宋江立即会意,他对赵志强这位同志也有所了解。赵志强在组织系统工作多年,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深厚的人脉资源。他点头道:“志强同志确实是个优秀的人选,长期深耕组织和党务工作,接任市委书记非常合适。我同意周书记的意见,把他列为候选人名单。”他稍作停顿,观察着周东军的表情,试图从他的细微反应中获取更多信息,“不知对其他岗位的人选,周书记还有什么建议?”
“暂时没有了。”周东军满意地靠回沙发,双手抱在胸前,“这次调整范围较大,组织部一定要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