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中的“霞光祭司”是能量的掌控者,他们的光翼比普通光羽族多一对,呈神圣的纯白,代表能同时吸收三种光流。祭司手中的“光语杖”,杖身由霞光核心的碎片制成,表面刻着与光涡同步的“光纹符文”,符文能放大祭司的意识信号,与霞光核心建立连接。每月的“霞光鼎盛期”(即光涡旋转速度最快、光流最充沛的三天),祭司会带领族人举行“光语仪式”:他们围成圆圈,光翼同步振动,发出特定频率的“光语歌声”——这种歌声不是声波,而是能量波动,能引导光流中的活性粒子,让它们更均匀地覆盖所有浮岛,甚至能加速光绒草的生长。
- 光羽族的孩子是最活泼的群体,他们的光翼尚未完全成熟,颜色较浅,却更灵活。孩子们最喜欢在浮岛间追逐“光萤”——一种由纯粹粉色光粒子构成的生物,体型像地球上的萤火虫,却能自主控制光芒的明暗。光萤飞过的地方,会留下一串直径毫米级的光点,这些光点能持续闪烁十分钟,像星空中跳动的音符。孩子们会比赛谁能追逐到最多的光萤,获胜者会得到祭司赠送的“光晶坠”——用粉色光流凝固的晶体,戴在身上能增强对光能量的感知力。
这一切的核心,始终是霞光核心。它像一颗永恒的太阳,用三色光涡维系着整个宇宙的能量平衡,让霞光宇宙永远明亮如昼——直到“暗影阴影”的降临,像一块浸透了暗能量的黑布,死死捂住了这片璀璨的星海。
最先出现异常的,是星海中的“光流断带”。
那天清晨,光羽族祭司光宸正在光语杖的辅助下,监测光流通道的能量波动。往常,光语杖的符文会随光流同步闪烁,屏幕上显示的能量曲线是平滑的波浪形,可这次,金色光流通道的曲线突然出现断崖式下跌——原本稳定在98%的能量密度,在十分钟内降到了30%,符文的光芒也从金色变成了淡灰。
光宸立刻带领祭司团前往异常区域。当他们抵达金色光流通道的中段时,眼前的景象让所有光羽族心头一沉:原本奔腾的金色光流,在一段约千公里的通道内彻底停止了流动,光流的末端像被墨汁浸染般,从耀眼的金色逐渐褪成灰银,再变成纯粹的黑色——那黑色不是没有光,而是能主动吞噬光的“暗影阴影”,暗黑帝的虚无之力在霞光宇宙的具象化形态。
暗影阴影不是静止的斑块,而是流动的暗物质团,表面泛着极淡的灰色荧光,像发霉的霉斑在星空中扩散。一名年轻祭司试图释放橙色光流驱散阴影,他展开光翼,将体内的活性光粒子凝聚成一道光刃,朝着阴影斩去——可光刃刚接触阴影,就像水滴融入墨汁,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连一丝能量涟漪都没有激起。反而,阴影被光刃刺激后,扩散速度加快了三倍,很快就吞噬了相邻的橙色光流通道。
“是‘光吞噬场’!”光宸握紧光语杖,杖身的符文已经变成了黑色,“它能吸收所有霞光能量,还会把能量转化为自身的暗物质,我们的攻击只会让它更强!”
暗影阴影的扩散速度远超想象。第一天,它吞噬了三条光流通道;第二天,扩散范围覆盖了五分之一的星海;第三天,星空中所有的光流通道都被黑色覆盖,金、橙、粉三色光流彻底消失,只剩下无数道黑色的“暗流通道”,流淌着能吞噬一切光芒的虚无能量。
霞光浮岛的灾难随之而来:
- 光绒草失去了光流的滋养,叶片从淡彩变成灰黑,边缘开始卷曲、碎裂,原本能释放微光的光导晶体变成了暗灰色,轻轻一碰就会脱落;浮岛核心的光核晶能量快速流失,反重力场逐渐减弱,有些小型浮岛开始缓慢下沉,像快要坠落的气球。
- 光羽族的光翼加速褪色:鎏金的光翼变成暗铜,暖橙的光翼褪成土黄,粉白的光翼变成灰粉,最后所有光翼都统一成毫无光泽的黑色。体内的霞光能量像被扎破的气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