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整个山谷的时空偏差控制在10^-9秒以内——这就是昆仑遗迹能在板块运动频繁的青藏高原保存千万年的原因,相当于给山谷装了‘时空保险箱’。”
沿着符文指引的方向,众人穿过一片低矮的冰碛岩(这些岩石是冰川运动携带的砾石,最大直径达2米,表面有明显的冰川擦痕),眼前的景象突然开阔:一座由白色晶石搭建的圆形祭坛出现在山谷中央,晶石的材质与盘古之源的白色晶石广场完全一致,莫氏硬度10.5,内部封存着138亿年前的创世能量余温。
祭坛直径50米,分为三层,每层高1.5米,由108块晶石拼接而成,没有任何缝隙——显然是用“能量塑形技术”一次性打造。每层晶石上都刻着不同的图案,精度达0.1毫米:
- 底层:女娲补天的全景图。图中女娲身披七彩羽衣,手中的补天石散发着七彩光晕,天空中裂开一道暗紫色的缝隙(混沌能量的可视化形态),七仙女环绕在女娲周围,手中的“仙灵能量引导器”正将淡青色能量注入补天石;
- 中层:七仙女守护补天石的场景。每位仙女的服饰颜色不同(赤、橙、黄、绿、青、蓝、紫),对应七色石的属性,她们脚下的圆形阵盘刻着与冰纹圆盘一致的创世图纹路;
- 顶层:一片空白,但表面有纳米级的能量接口,接口的形状与补天石残片完全吻合,仿佛在等待某种“核心部件”填充。
而祭坛最中央,一块半透明的菱形晶石正悬浮在距地面3米的空中——这就是“补天石残片”。残片直径30厘米,厚度10厘米,表面布满12道放射状裂纹,裂纹中渗出的七彩光晕覆盖了直径5米的范围,光晕的波长范围400-760纳米,恰好覆盖可见光全光谱,在白色晶石上投下流动的色彩。
女娲投影:七色石的宇宙坐标
“终于找到了!”叶云芳快步走到祭坛下,她的“仙灵能量探测器”(手腕上的银色手环)突然亮起绿色灯光,探测屏上显示“补天石残片能量强度5.8x10^6焦耳,仙灵粒子纯度99.2%”。她伸出右手,想要触碰残片,却在距残片1米处被一道无形的能量膜挡住——能量膜泛着柔和的粉色光芒,表面的粒子流动速度达10^6米\/秒,与她腰间佩戴的暗系玉佩(暗物质结晶材质)颜色隐隐呼应。
“别碰!”暗烨立刻上前,从怀中取出暗系玉佩。这枚玉佩长5厘米,宽3厘米,厚度1厘米,表面刻着暗系符文,内部封存着暗物质粒子。当玉佩靠近能量膜时,粉色光芒突然暴涨,亮度提升3倍,原本半透明的补天石残片瞬间变得璀璨,裂纹中渗出的七彩能量流速度加快,在空中凝聚成一道高2米的女性虚影。
虚影身披七彩羽衣,羽衣的每一根纤维都由仙灵粒子构成,手中托着一块完整的补天石(显然是记忆投影),面部虽模糊,却能感受到她身上的慈悲与坚定——正是女娲的意识投影。
“吾乃女娲,此残片为吾补天时遗留,承载七仙女仙灵之息。”女娲的声音并非通过空气传播,而是以“量子声波”的形式直接作用于众人的听觉神经,频率200-300赫兹,柔和却带着穿透人心的力量,“当年天塌地陷,混沌能量外泄,吾以自身本源(创世能量与仙灵能量的融合体)结合七仙女仙灵,炼就七色石补天。补天之后,余石散落宇宙,化为七色守护,待后世有创世血脉者寻得,集齐可唤醒天帝,以宇宙本源之力稳固混沌封印,使万物归于平衡。”
这番话与盘古意识体的嘱托完全印证,叶云天体内的盘古血脉突然躁动——他左胸的创世印记温度升至38c,作战服的能量感应条从淡金变为炽金。他上前一步,体内的创世能量不自觉地释放,形成一道直径1米的金色光罩,与女娲虚影的七彩光罩产生共振,两者之间的空气泛起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