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融冰绝粮:冰封的绝境
m27星球火球区的最北端,一片横跨300公里的极地冰原,曾是被冰雪守护的纯净净土。千万年来,这里被厚达百米的永久冰盖覆盖,冰盖如同一整块巨大的水晶,平整光滑,反射着恒星的冷光;平均气温低至-30c,凛冽的寒风卷着细密的雪粒,在冰面上划出一道道银白色的痕迹,如同大自然的刻痕。
叶云天站在雪地越野车的车顶,望着眼前这片荒芜的冰原,心中满是沉重。他想起联盟生态档案中的记载:千万年前,从冰原星迁徙而来的霜毛兽,在此安家落户。它们体型如熊,体长约2.5米,肩高1.3米,通体覆盖着厚实的白色长毛,毛发长达15厘米,如同蓬松的雪团;长毛下藏着细密的绒毛,能锁住空气,形成天然的保温层,抵御极寒;脚掌宽大,直径约30厘米,底部带着厚实的防滑肉垫,肉垫上布满细小的凸起,便于在光滑的冰面上行走;它们没有锋利的牙齿,却长着适合啃食藻类的扁平臼齿,臼齿表面有细密的纹路,能高效研磨冰藻。
冰藻是霜毛兽唯一的食物来源,这种适应极寒环境的藻类,通体呈淡绿色,附着在冰层下方,依赖冰原深处的低温微生物分解岩石中的矿物质(铁、钙、磷等),获取生长所需的养分。霜毛兽会用坚硬的爪子(爪尖角质层厚度达5毫米)刨开表层10-15厘米厚的冰层,啃食冰藻——这种富含蛋白质(含量达35%)和脂肪(含量达20%)的食物,能让它们在极寒环境中维持体力,储存能量过冬。
全盛时期,冰原上有近千只霜毛兽,它们成群结队地在冰面上活动,刨冰时发出“咚咚”的沉闷声响,觅食后相互梳理毛发,幼兽在冰面上追逐嬉戏,白色的身影与冰雪融为一体,成为极地冰原最具代表性的生命景观。叶云天曾在联盟的极地生态馆里见过标本:霜毛兽的毛发洁白光亮,体态健壮,爪子锋利而厚实,眼中透着灵动的光芒,仿佛能感受到它们在冰原上奔跑的活力。
可此刻,当叶云天团队的雪地越野车碾过斑驳的冰面,驶入这片冰原时,眼前的景象却只剩下触目惊心的荒芜。
永久冰盖已经大面积融化,露出了底下灰褐色的岩石和泥泞的冻土,冻土中混合着融化的冰水和工业排放的微量污染物,形成了一片片浑浊的水洼,水洼表面漂浮着细小的油膜,反射着刺眼的光。原本连绵平整的冰面变得坑坑洼洼,布满了融化后形成的裂缝,部分裂缝宽达1米,深不见底,边缘的冰层尖锐锋利,如同刀刃。
寒风依旧凛冽,但卷起的不再是纯净的雪粒,而是混杂着尘土和冻土颗粒的雪尘,打在脸上生疼。越野车的防滑轮胎碾过冰面和冻土的交界处,发出“咯吱咯吱”的刺耳声响,车身剧烈颠簸,如同在惊涛骇浪中航行。
行驶了一个小时,才在一处残存的冰坡下,发现了第一只霜毛兽。
它蜷缩在冰坡的阴影里,身体瘦得只剩一副骨架,原本厚实的白色长毛变得干枯杂乱,纠结成一团,部分毛发脱落,露出底下苍白的皮肤,皮肤因长期暴露在寒风中,出现了细密的裂口,渗出的血迹已经凝固成暗红色的硬块。肋骨在皮下清晰可见,如同凸起的礁石,随着微弱的呼吸起伏;腹部凹陷,几乎贴到了脊椎,显然已经很久没有进食。
听到越野车的声音,它缓缓抬起头,眼神浑浊而疲惫,布满了血丝,没有丝毫警惕或攻击性,只有深深的无力感。它尝试着站起来,前肢微微用力,却踉跄了一下,身体晃了晃,又重重地跌回冰面,发出一声沉闷的声响,嘴角溢出少量白色的泡沫——那是长期饥饿导致的代谢紊乱。
“太惨了……”小陈握着方向盘的手微微收紧,指节泛白,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心疼,“它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看它的爪子,都磨破了。”
叶云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