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土壤,浪费严重。而滴灌是通过塑料软管上的小孔,将水缓慢、均匀地滴到牧草根部,只湿润作物根系所在的土壤,节水率能达到60%。而且滴灌还能减少杂草生长,提高牧草产量。”
“滴灌?那得花不少钱吧?”王大叔皱了皱眉,农户们的经济条件都不好,担心承担不起成本。
“我们会提供简易的滴灌设备图纸,大家可以自己制作。”林日斌补充道,“用普通的塑料软管,在上面扎上小孔,连接到水井的水泵上,就能实现滴灌。一套设备下来,成本不到100元,而且可以重复使用。我们还会教大家如何维护设备,确保使用寿命。”
叶云天继续介绍第二个办法:“第二个办法,划定地下水禁采区。我们会向山羊省水利局申请,在核心牧区禁止新增水井,同时对现有水井的开采量进行限制,避免过度开采。这样可以让地下水有时间慢慢补给,缓解地下水位下降的趋势。”
“禁止新增水井?那以后想扩大养殖规模怎么办?”有农户提出疑问。
“扩大养殖规模不一定需要更多的水,”林月瞳解释道,“通过节水灌溉和种植耐旱牧草,我们可以在现有用水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提高牧草产量,从而养活更多的牛羊。而且过度扩大养殖规模,也会对草原生态造成破坏,不利于长期发展。”
第三个办法,也是最根本的办法,是种植耐旱牧草。”叶云天从背包里拿出一个密封的袋子,打开后,里面是一些细小的、呈深绿色的草种,“这是我们从2025年带回的耐旱牧草种子,名为‘青穗草’,这种牧草耐旱性极强,在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的环境下也能正常生长,而且蛋白质含量高,牛羊爱吃,产量比普通牧草还高30%。”
他顿了顿,补充道:“我们已经在实验室里对这种草种进行了适应性培育,完全能在1995年的山羊省生长。现在我们免费提供草种,大家可以先试种,看看效果。”
农户们看着叶云天手中的草种,眼中充满了好奇,但也有些怀疑——这种从未见过的草种,真的能在这么干旱的环境下生长吗?
“我先来试种!”王大叔率先表态,“我家有两亩地,今年的牧草长得最差,我就用这两亩地试种青穗草,再安装滴灌设备,看看能不能行。”
有了王大叔的带头,其他农户也纷纷响应,愿意尝试新的技术和草种。
接下来的几天,三人分工合作,开始落实干预措施。林月瞳带着《地下水保护与节水灌溉方案》,前往山羊省水利局。水利局局长李建国听完她的汇报,脸上露出了为难的神色:“划定禁采区、限制开采量,这些措施我们也想过,但山羊省的畜牧业是支柱产业,一旦限制用水,农户的收入就会受影响,容易引发社会问题。”
“李局长,您可以看看这些数据。”林月瞳拿出林日斌检测的地下水位数据,以及草原沙漠化的模拟图,“如果现在不采取措施,10年后地下水枯竭,草原沙漠化,到时候不仅畜牧业保不住,还会引发大规模的生态移民,社会问题会更严重。而我们提出的方案,既能保护地下水,又能提高牧草产量,不会影响农户的收入。”
她还补充道:“我们已经在清泉村试点,农户们都很支持。而且林氏集团愿意提供资金支持,帮助农户购买滴灌设备和草种,同时会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山羊省的牛羊肉,确保农户的利益不受损失。”
李建国看着数据和模拟图,又听了林月瞳的承诺,终于下定决心:“好!我同意你们的方案。我们会尽快出台《山羊省地下水保护条例》,划定禁采区,限制开采量,同时在全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耐旱牧草种植。”
与此同时,叶云天和林日斌在清泉村开展技术培训。他们带着农户们制作简易滴灌设备,用塑料软管和打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