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半本布面笔记本,封皮上贴着两人合画的贴纸:左边是戴眼镜的老师,右边是系围裙的厨师,中间用红笔写着“家庭错题本”。
下课铃响时,陈凯提着保温桶出现在教室门口,桶里是刚熬好的梨汤。学生们簇拥着他问东问西,有个男孩指着他围裙上的草莓图案笑:“叔叔,你跟孙老师的情侣围裙好可爱!”
陈凯不好意思地挠头,孙晓走过去自然地接过保温桶,指尖擦过他手背上的烫伤疤——二十年过去,那道疤依然清晰,像一枚爱的邮戳。
“走吧,回家改‘作业’去。”孙晓对他眨眨眼。
夕阳透过走廊的窗户,在他们身后投下重叠的影子。陈念蹦蹦跳跳地跟在旁边,手里挥舞着刚写完的证明题:“已知爸爸妈妈每天说‘我爱你’,求证:这个家会永远热乎乎的!”
保温桶里的梨汤冒着热气,混着陈凯身上淡淡的粉笔灰味。孙晓想起2032年实验室里那把冰冷的钥匙,想起2019年那个傍晚,自己在作业本上写下的批注。原来改变命运的从来不是穿越时空的机器,而是当爱意递到眼前时,你愿意放下红笔,认真写下“我也爱你”的那个瞬间。
教学楼外,黄山的云雾又一次漫上山脚,给“情感教育示范基地”的牌匾蒙上一层柔光。孙晓知道,在某个被遗忘的平行时空里,那本作业本或许仍躺在讲台抽屉里,画满红叉的证明题旁,是永远没有回应的“解:陈凯爱孙晓”。但在这里,在这个她选择了“看见”的时空里,每一道爱的证明题,都有了最温暖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