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区氧票配额减少10%,请各位居民合理规划氧气使用……”
林晓停下脚步,愣了愣。配额又要减了?她摸了摸口袋里的备用滤芯,突然觉得那枚小小的圆柱形物体,重得像一块石头。她抬头看向天空,灰黄色的雾霾似乎更浓了,连核心区的氧幕光膜都看不清了。
就在城市的另一端,核心区的“旧科技实验室”里,81岁的叶云天正站在窗前,看着窗外的雾霾。他穿着一身深蓝色的研究员制服,虽然脊背有些佝偻,但眼神却很亮。他的手边放着一杯热茶,热气在玻璃上凝结成水珠,顺着窗户流下来,在灰黄色的窗玻璃上划出一道水痕。
“教授,今天的大气监测报告出来了。”助手小陈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纸质报告——现在的电子设备容易受雾霾中的电磁干扰,重要文件反而要用纸质记录,“含氧量10.1%,二氧化碳89.9%,比昨天又降了0.1%。”
叶云天接过报告,手指在“10.1%”的数字上轻轻划过,指尖的皱纹里还沾着昨天整理旧物时留下的灰尘。他想起五十年前,他第一次在实验室里看到淡蓝色的虫洞光晕时,窗外的天空还是蓝的,实验室外的草坪上,还有蜜蜂在采蜜。
“知道了。”他把报告放在桌上,目光又落回窗外的雾霾上,“小陈,帮我把昨天找到的那本实验日志拿过来,就是标着‘云舟0号’的那本。”
“好的教授。”小陈转身去拿日志,心里有些疑惑——教授最近总是翻看五十年前的旧日志,还常常对着里面的图纸发呆,不知道在想什么。
叶云天看着窗外,灰黄色的雾霾中,偶尔有几架小型飞行器飞过,那是核心区居民的交通工具,飞行器的尾部拖着淡淡的白色尾迹,很快就被雾霾吞没。他轻轻叹了口气,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不能再等了。再等下去,这片窒息的苍穹,就再也撑不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