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大腿,语气夸张:“那宋师傅说了!虽比不上最顶级的御用香炭,但比市面上那些普通的木炭,耐烧、暖和了不知多少!而且啊,最关键的是,”
他凑得更近,几乎耳语,“这东西,一块就能慢悠悠烧上大半天!您想想!”
和珅立刻接话,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惊叹:“哦豁!竟如此神奇?”
周桐用手指关节敲了敲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强调道:“可不是嘛!老哥您掌管户部,最是清楚,这木炭和石炭之间的价格,那是天差地别!”(他这里暗示和珅应该清楚物价。)
和珅立马点头如捣蒜,适时地展现出他作为户部尚书的“专业素养”,精准报出数据:“那是自然!如今上好的银霜炭,一斤需钱百二十文;次一等的青炭,亦要六七十文,而寻常百姓用的杂木炭,也得二三十文一斤。
反观石炭,品质上佳的,一斤不过五六文钱,即便是西山产的劣煤,两三文也能买到一斤!这其间利差,何止十倍!”
(注:此处物价为虚构,仅用于体现差距。)
周桐重重一拍手:“正是此理!所以老哥,这里面的商机,还需要小弟我来提醒吗?”
和珅抚掌,脸上露出向往之色:“若此物果真如老弟所言,价廉物美,耐烧少烟,一旦推出,必定大卖!此乃利国利民之善举啊!”
周桐点头:“窑厂、工坊这些,我稍后便去工部落实。今日过来,主要是先跟老哥您知会一声。此事眼下还需秘密进行,等第一批成品出来,效果稳定了,我第一个带过来给老哥您掌掌眼。要是老哥您觉得有搞头……”
和珅听到这里,赶紧摆手,脸上露出惶恐又谦卑的表情,把自己姿态放得极低:“哎哟!周老弟!使不得,使不得呀!这等关乎国计民生、能源大利的生意,老哥我何德何能?这……这定然是陛下的产业,是皇家的恩泽!老哥我岂敢觊觎?”
(他巧妙地把球踢给皇帝,表明自己不敢碰这块“肥肉”。)
周桐表示理解:“自然,自然!陛下肯定是第一位。那……大殿下呢?这碳毕竟是他带着人钻研出来的。”
和珅从善如流:“大殿下乃陛下嫡长,未来……咳咳,自然也是紧着殿下来。”
周桐继续循循善诱,如同引导迷途的羔羊:“老哥您也看出来了,陛下已有心让殿下更进一步。如今殿下研得此物,正缺一个一鸣惊人的契机。您知道,殿下现在最缺的是什么吗?”
和珅立刻“虚心”请教:“哦?还请老弟明示?”
周桐压低声音,图穷匕见:“钱!殿下现在还没有自己的钱库,光靠那点俸禄和赏赐,根本吃不下整个长阳城的石炭原料!
但若把这收购原料的事交给不相干的人,殿下他又不放心,怕走漏风声,也怕被人从中作梗,抬价掣肘……”
和珅总算听明白了,合着绕了这么大一圈,是想让他出钱去收购煤炭!你们自己拿不出钱,就以为我像个土财主,钱多得能填海吗?!
他心中疯狂吐槽,面上却依旧装糊涂,一脸茫然:“那……周老弟您的意思是……?”
周桐一脸“我为你好”的诚恳:“哎呀!有这等为君分忧、为殿下效力的好事,老弟我第一个就和殿下推荐了老哥您!还拍着胸脯担保,说和大人您忠君爱国,能力卓着,定能办好此事!”
他开始给和珅戴高帽,顺便把他架起来。
和珅也不是傻子,听得嘴角直抽搐,心里骂娘,面上却还得挤出感激的笑容:“那……那老哥我还真得多谢老弟你的抬举和信任了!只……只不过,”
他话锋一转,立刻开始哭穷,“这等好事,老哥我实在是无福消受,能力有限啊!不瞒你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