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名名叫紫苑的女子闻言,目光立刻落在周桐身上,虽然极力保持着镇定,但眼中瞬间迸发出的好奇与激动还是泄露了她的真实情绪。
她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盈盈下拜,声音比绿珠更为柔美动听:“奴婢紫苑,久仰周大人大名!今日得见,实乃三生有幸!
大人所作的《将进酒》与《青玉案·元夕》,在我们姐妹间早已传唱,每每读来都令人心折不已!殿下已等候多时,快请随奴婢进去!”
紫苑推开沉重的门扇,更加清晰的乐声和谈笑声涌了出来。
周桐一步踏入,眼前的景象让他这个现代人也微微怔了一下。
这“揽月阁”极大,布置得如同一个豪华的客厅兼宴会厅。
地上铺着厚厚的西域地毯,四周摆放着精美的屏风、多宝阁和盆景。厅内并未像想象中那样摆满酒桌,而是分散着许多舒适的矮榻、软垫和案几。
宾客们三三两两聚在一处,有的在投壶弈棋,有的在挥毫泼墨,更多的则是围坐在一起,听着中央区域一位正在轻抚古筝的女子演奏,低声谈笑,品评诗文。
穿着雅致衣裙的女子们娴熟地穿梭其间,或陪坐下棋,或素手烹茶,或为宾客斟酒,言笑晏晏,举止得体,并无过分轻佻之举。
(注:在这种高级清馆,才女与客人看对眼后,若想更进一步,通常会默契地先后离开主厅,前往早已备好的、更为私密的房间,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有失礼之举。)
紫苑引着周桐几人穿过人群,径直走向主位方向。那里,三皇子沈陵正与几名衣着华贵的男女坐在一张宽大的软榻上谈笑风生,人人脸上都带着轻松愉悦的笑容。
“殿下,”紫苑柔声通报,“周大人和周夫人到了。”
沈陵闻声转头,看到周桐(尤其是他脸上那半张面具时愣了一下),随即立刻站起身,脸上堆满热情的笑容迎了上来:“周兄!你可算是来了!为兄方才还与他们说起你前日赠我的那半首《古朗月行》,真是仙音绝句,令人回味无穷啊!快快快,请坐请坐!”
他话音未落,坐在他身旁的一位身着鹅黄色云锦长裙、头戴金丝步摇、容貌明艳大方的女子便笑盈盈地站起身。
她先是对着周桐施了一礼,声音清脆悦耳:“小女子孔喜,久闻周大人才名,今日得见,果真名不虚传。”
她话锋一转,目光好奇地落在一旁戴着面纱的徐巧身上,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探究,“想必这位便是能让周大人写出‘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周夫人吧?不知夫人芳名能否告知?真是令人羡慕得紧呢。”
她笑着自我介绍,“家父乃当朝宰相孔庆。”
戴着面纱的徐巧,在听到“孔喜”这个名字和“宰相之女”的身份时,身子几不可察地僵硬了一下。
周桐上前半步,巧妙地挡在徐巧身前些许,对着孔喜拱手回礼,笑容依旧温和,声音清晰地说道:“孔小姐谬赞了。正是在下内子,姓徐,名巧。”
“徐巧”这个名字一说出口,沈陵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一下,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尴尬和懊恼。自从周桐从他府上离开后,他早已派人打听到了这位周夫人的名讳。
他自然记得徐巧,当年也曾对她的几分才情略有耳闻,只是后来她家道中落……他本以为周桐此次前来,或许会独自一人,或者徐巧会用一个化名,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议论。
没想到周桐竟如此坦荡地直接带着人来了,还当众说出了真名!他刚才正想赶紧招呼他们入座,避开深谈,谁知孔喜这丫头嘴这么快!
果然,“徐巧”二字如同水滴入热油,原本只是隐约注意这边的人群中顿时响起一阵压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