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客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4xxs.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思路客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中国各地姓氏变迁及文化遗产 > 第651章 保定市博野县非遗-花鼓落子手工烧箔走马灯制作

第651章 保定市博野县非遗-花鼓落子手工烧箔走马灯制作(1 / 3)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猎赝行者 九天疯魔 重生后,她要夺了这江山 天降玄鸟之火魅传奇 人在海贼克隆强者,五老星麻了 相爱穿梭千年 雪落时无春 西游:人在天宫,朝九晚五 八零换亲嫁军少,撩夫治病样样行 一爱之差

保定市博野县非遗:花鼓落子、手工烧箔与走马灯制作的千年匠心

在保定市博野县的广袤土地上,非遗文化如同一棵棵根深叶茂的古树,承载着历史的记忆,绽放着时代的芳华。

其中,花鼓落子的激昂鼓点、手工烧箔的璀璨金光、走马灯制作的灵动光影,共同构成了博野县独特的文化图谱。

这三项非遗项目不仅是民间技艺的结晶,更是博野人民智慧与创造力的象征,在当代社会焕出新的生机。

一、花鼓落子:鼓乐齐鸣中的民间狂欢

历史溯源:百年传承的民间艺术

花鼓落子起源于民国时期,由博野县程委镇南辛庄民间艺人王老仙在本村花会演唱基础上创编而成,距今已有100余年历史。

最初为单人表演,后逐渐展为4人、8人直至16人团体表演,男女演员各半。

其名称中的“花鼓”

源于演员腰挎的花鼓,“落子”

则指代其独特的舞蹈步伐与说唱结合的表演形式。

艺术特色:鼓、舞、唱的完美融合

表演形式:演员腰挎花鼓,左手拿镗锣,右手拿双槌(呈“v”

形,系有长穗),可同时或分别敲击锣鼓,边唱边舞。

男演员动作刚劲有力,女演员步伐轻盈灵动,形成鲜明的对比与和谐的统一。

伴奏乐器:以笙、板胡、二胡、笛子、三弦、木鱼等传统乐器为主,营造出热烈而欢快的氛围。

曲调风格:吸收民间小调《小放牛》《十不闲》《放风筝》等曲风,或高亢激昂,或婉转动听,节奏感强,易于引观众共鸣。

经典曲目:包括《小看戏》《绣八仙》《画扇面》《李芳巧得妻》等30余个传统曲目,以及新时期创作的《十一五规划谱新篇》《辉煌六十年》《幸福腰鼓》等,内容涵盖历史故事、生活趣事与时代主题。

服装特点:男演员着白色粉边服装,腰扎黑色绸带,头包白丝绸方巾;女演员穿粉色白边衣裙,腰扎黑色绣花围裙,均用绿色绸带系花鼓,色彩鲜艳,富有民俗特色。

传承与展:从田间地头到舞台中央

历史高光时刻:1954年,河北人民广播电台播放王老仙演出录音,《河北日报》刊专题报道;1961年,经改编后扩展至16人阵容,赴中南海为周恩来总理演出;1979年,代表保定地区参加河北省汇演,获一等奖。

当代传承实践:2006年,县老干部局“春蕾艺术团”

将花鼓落子进一步完善,在保定市文艺活动中多次获奖;2009年,被列为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今,花鼓落子不仅活跃在博野县的庙会、节庆活动中,还通过短视频平台走向全国,单条视频播放量突破百万次。

创新探索:年轻传承人尝试将现代舞蹈元素融入传统表演,创作出《博野新韵》等新作,同时开花鼓落子文创产品,如鼓槌造型的u盘、花鼓图案的t恤等,让传统艺术更贴近年轻群体。

二、手工烧箔:金属上的艺术魔法

历史渊源:千年技艺的博野传承

手工烧箔是博野县传统金属加工技艺,其历史可追溯至唐代。

博野作为北方重要的金属加工中心,烧箔技艺在此代代相传,2025年通过博野职教中心开设非遗课程,将传统技艺与现代教育相结合,致力于守护这一文化瑰宝。

技艺特色:从原料到艺术的蜕变

制作工艺:以铜、铝等金属箔为原料,通过加热、锤打、雕刻等工序,制作出具有装饰性的箔片。

关键步骤包括:

备料:选用纯度高的金属箔,确保光泽与韧性。

加热:控制温度在300-500c之间,使金属箔软化。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我血崩早产,老公在陪佛媛大嫂救狗 重生离婚踹渣总,五个哥哥排队哄 万古第一废材陆仁云青瑶 八零大佬宠不停,作精后妈赢麻了 海贼:幻兽九头鸟 娱乐圈,大佬只想摆烂 重生之寒门翻身记 青云门陆仁云青瑶 凡尘仙逆之三界渡 快穿:炮灰女配反杀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