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採访苏联飞行员,军事技术交流
谢尔盖话音刚落,一名留著浅棕色短髮、袖口沾著机油痕跡的苏联飞行员摘下帽子,出声道:“同志,那场空战更像一场『用弹药堆出来的混乱衝锋』——我们的火箭弹根本谈不上准头,能起到作用,全靠『大面积的范围攻击效果』。”
这人用的是莫斯科口音,相对於列寧格勒(圣彼得堡)的古典贵族化口语,这种才是苏联正在推广的『普通话』。
他拉过旁边的木椅坐下,手臂挥动比划著名战机编队的样子:“当时我们十二架伊- 16,掛著 rs-82火箭弹,奉命拦截十五架日军九六式战机。那些日军飞机飞得又快又灵活,一开始就想绕到我们侧后方偷袭。但他们没想到,这次空战,我们配备了新式武器。但我们都知道,这玩意儿单发命中率连一成不到,只能靠扎堆的火力进行无差別攻击才有效果。”
“我扣下发射扳机的时候,机舱都在震。”另一名右脸颊带著伤疤的飞行员接过话头,回忆著细节,“四枚火箭弹拖著白尾烟飞出去,一开始还在一起,可后来就开始散射了。其中一枚还坠射,落到了伤害;最后两枚乾脆朝著空处飞,连日军的影子都没碰到。可不光是我,整个编队的十二架飞机,四十八发火箭弹打出去,真正命中机身的也就两三发——有一架日军战机被直接炸穿了机翼,冒著黑烟栽下去,剩下的全是靠爆炸气浪打乱它们的阵型。”
其他飞行员也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
其实,这种新式武器,在苏联飞行员的眼中,並不出色,他们更愿意相信飞机上的航空机枪和20毫米机炮。
谢尔盖却不满意飞行员的话,主动进行补充。
“我们设计了两个阶段的空中战术安排,那就是第一阶段。大量航空火箭弹齐射,追求的不是『击落』,而是要用火箭弹把日军的编队衝散。一旦日军的队形散了,就无法形成有效的配合,那时候,我们的战机才能发挥更好的作战效果。事实也是这样的,那些九六式在经受火箭弹袭击后,全都都在进行躲避飞行,原本整齐的编队瞬间变得混乱,好几架飞机差点撞在一起。”
方文点头:“那后来呢”
“那才是真正的决胜时刻!”伤疤飞行员猛地攥紧拳头,眼神亮了起来,“火箭弹发射后,我们立即发动了进攻。日军战机还在乱鬨鬨地调整阵型,我们已经冲了进去。我盯上一架慌不择路的九六式,跟在它后面绕著圈,用机枪打断了他的尾翼。”
“我也有一架。”浅棕发飞行员很骄傲的说著,“有架日军战机被火箭弹气浪震得尾舵有点失灵,飞得歪歪扭扭的。我衝上去的时候,它连规避动作都做不完整,我对著它的发动机打了一梭子,瞬间就冒起了黑烟,最后一头扎进了沼泽里。”
他顿了顿,语气里多了几分实在:“说起来,那批火箭弹其实也不错,就像地面作战一样,先用炮火攻击对方,再发动衝锋。“
“对。“谢尔盖很高兴飞行员能理解这种战术。“我们就是这样想的,如果在近身狗斗之前,发动火箭弹袭击,对敌人的破坏和士气打击效果都会有。这才应该是空军的复合型攻击模式。”
他看向方文:“方同志,你觉得呢”
方文放下笔,点头表示肯定。
“我们泰山也是一样的军事理念。陆军可以进行火力纵深,以立体多层次的攻击打击敌人。空军为什么不能拥有更丰富的空中打击力量呢我觉得以后空军作战武器会继续向这方面发展。”
话可以说,却只能点到为止,方文可不会將火箭弹制导技术透露一丁点的。
隨后的座谈会,方文追问起火箭弹齐射时的细节,几名飞行员又你一言我一语地补充:有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