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的喧嚣被甩在身后,李白携林墨,骑马至城南曲江池。时值春日,曲江沿岸杨柳依依,碧波荡漾,画舫如织,游人如蚁。无数文人墨客、仕女郎君汇聚于此,举行着名为“曲江流饮”的风雅盛会。
酒杯置于托盘,顺流水而下,停在谁面前,谁便需取杯饮酒,即兴赋诗一首。这是才华与运气的较量,亦是扬名立万的绝佳舞台。
“贤弟,今日带你见识见识长安城的风流!”李白翻身下马,意气风发。他刚一露面,立刻引起了轰动。
“是李太白!”
“谪仙人来了!”
“快看,他身边那位,莫非就是昨日在谪仙楼言辞犀利的那位林墨?”
人群自动分开一条道路,目光灼灼,有敬佩,有好奇,亦有昨日崔湜之流隐含妒恨的审视。林墨深吸一口气,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这比在公司做述职报告紧张百倍。
盛会主办者是几位德高望重的致仕老臣,其中一位须发皆白、面容慈祥的老者,正是秘书监贺知章。他见到李白,朗声笑道:“太白一来,此番流饮,必添仙气!”目光随即落到林墨身上,温和中带着探究,“这位小友器宇不凡,想必就是太白新结识的知己,林墨林小友了?”
“晚辈林墨,见过贺监。”林墨恭敬行礼,心中震动,这可是“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贺知章啊!活的历史课本!
“不必多礼。”贺知章含笑点头,“既与太白同来,便是吾辈中人。今日曲水流饮,不拘一格,但凭才情。”
流饮开始。酒杯顺水而下,停在某位士子面前,便有人吟诗作对,或佳妙引来喝彩,或平庸伴随窃笑。气氛热烈而微妙。
李白自是焦点中的焦点。一次酒杯停在他面前,他哈哈大笑,起身也不斟酌,张口便吟诵一首酣畅淋漓的山水诗,意境开阔,气象万千,引得满场雷动,文气(林墨隐约感觉空气中似乎有种无形的波动)澎湃,竟引得池边垂柳无风自动!
“好!”贺知章抚掌赞叹,“太白此诗,有吞吐山河之势!”
轮到崔湜,他似乎是憋着一股劲,刻意求工,作了一首辞藻华丽的咏物诗,虽精巧,却失之自然,反响平平。他面色不豫地坐下,目光更加阴沉地瞟向林墨。
仿佛命运安排,下一次,那精致的酒杯,晃晃悠悠,正好停在了林墨的面前。
刹那间,全场寂静。
所有人的目光,如同聚光灯般打在林墨身上。好奇,期待,幸灾乐祸……李白投来鼓励的眼神,贺知章则面带微笑,静待下文。
崔湜阴阳怪气的声音适时响起:“哦?轮到这位林兄了?昨日听闻林兄言辞犀利,想必诗才更是惊世骇俗,我等今日可要洗耳恭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