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学后,夕阳将金色的余晖洒满校园。
林怀安正想到图书馆抢占一个安静角落开始复习,却被班长谢安平叫住。
“怀安兄,且慢。”
林怀安回头,见谢安平身边还站着体育健将、同班的赵大洪。
赵大洪身材壮实,脸上带着爽朗的笑容。
“怀安,看你最近练得狠,走,去打两盘‘墙球’松快松快?老规矩,输的请喝酸梅汤!”
赵大洪拍着手里一个用羊皮边角料自缝的、略显陈旧的小球邀请道。
他是校篮球队的,但也酷爱这项需要爆发力和反应速度的运动。
“墙球”,是中法中学师生间流行的一种简易运动。
在校园东北角,有一处废弃的观礼台,两侧高大厚实的砖墙恰好形成一个人字形夹角,地面是夯实的三合土,成了天然的“墙球”场地。
规则类似壁球,用自制的实心小球(内填软木屑或碎布,外裹羊皮)对墙击打,反弹后由对手接击,失误或接不住者失分。
林怀安下意识地想拒绝,复习时间宝贵。
但看到谢安平鼓励的眼神,又想到自己连日来精神紧绷,李文香老师那句“张弛之道”在脑中响起。
或许,一场高强度的、需要高度专注的剧烈运动,正是宣泄压力、检验近期体能训练效果的好方法?
“好!”
他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不过,我技术差,大洪兄可要手下留情。”
“哈哈,放心!玩玩而已!”
赵大洪搂住他的肩膀,三人朝观礼台走去。
观礼台前,已有几个同学在围观。
简易的“球场”上,球与砖墙碰撞发出“砰、砰”的闷响,夹杂着跑动声和喘息声。
赵大洪不愧是运动好手,动作舒展,击球有力,角度刁钻。
他先和谢安平打了一盘,轻松取胜。
谢安平笑着摇摇头,递上一枚铜板:
“技不如人,心服口服。怀安,看你的了。”
林怀安上场,拿起那个略显粗糙的球。
他回忆着原主那点微末的运动记忆,又结合郝楠仁现代灵魂对球类运动的理解,摆开架势。
最初几球,他极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