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的京城,像是被上天打翻了染缸。
护城河畔的垂杨柳缀满新绿,风一吹,枝条便如绿绸般拂过水面,漾开圈圈涟漪;街边的海棠花正开得热闹,粉白的花瓣层层叠叠,落在青石板路上,铺就出一条带着花香的小径。
谢府庭院里的紫藤萝也爬满了花架,一串串淡紫色的花穗垂下来,风里都裹着清甜的香气。
谢承业站在廊下,看着妻子林婉清正带着三个女儿在庭院里打理花草,眼底满是暖意。
自一月前全家送浩楠从江南来到京城,他原本还担心家人会不适应北方的气候与生活,可如今瞧着,妻子每日与邻里闲话家常,女儿们也渐渐熟悉了周遭环境,心中的顾虑便消散了大半。
“婉清,”
谢承业走上前,接过妻子手中的洒水壶,“今日天气正好,西市近来热闹,不如带孩子们去逛逛?”
林婉清闻言眼睛一亮,转头看向三个女儿:“你们听听,爹要带咱们去西市呢!”
“西市?”
最小的谢玥立刻丢下手中的小铲子,蹦蹦跳跳地跑到谢承业身边,仰着小脸满眼期待,“是不是如同苏州的阊门,有糖画、有皮影戏的那个西市?”
谢承业笑着揉了揉她的头顶:“正是。
不仅有这些,还有卖新奇玩意儿的铺子,保管让你们玩得尽兴。”
大女儿谢语性子温婉,此刻也停下手中的活计,轻声道:“那便听爹的安排,我去回房换身衣裳。”
二女儿谢研最是雀跃,她早就听府里的丫鬟说起过京城西市的繁华,此刻攥着林婉清的衣袖,声音里满是急切:“娘,咱们快些准备吧!
我还想去看捏面人的艺人,听说他们能把面团捏成各种模样,可神奇了!”
林婉清无奈又好笑地拍了拍她的手:“急什么,总要把东西收拾妥当。
你这孩子,还是这般毛毛躁躁的。”
半个时辰后,一家人收拾妥当,坐着马车往西市而去。
马车行驶在京城的街道上,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出“轱辘轱辘”
的轻响。
谢研掀着车帘,好奇地打量着窗外的景象——街边的店铺鳞次栉比,绸缎庄的伙计正站在门口招揽客人,药铺的幌子随风飘动,还有挎着篮子叫卖鲜花的小贩,一声声吆喝清脆响亮,处处都透着京城独有的繁华气息。
“姐姐你看!
那是不是糖画摊子?”
谢玥指着不远处一个围着不少孩子的摊位,兴奋地喊道。
马车刚一停稳,谢研便拉着谢玥的手跳了下去,谢语无奈地跟在后面,林婉清与谢承业则慢悠悠地走在最后,看着三个女儿的背影,脸上满是笑意。
西市果然名不虚传。
街道两旁摆满了摊位,叫卖声、讨价还价声、孩子们的笑声交织在一起,热闹非凡。
卖糖画的艺人手中握着一把小勺子,勺子里盛着融化的麦芽糖,他手腕轻转,金色的糖丝便落在青石板上,不一会儿,一只展翅的蝴蝶便成形了,引得周围的孩子阵阵惊呼。
谢玥看得入了迷,拉着谢研的衣角不肯走:“二姐,我想要那个蝴蝶糖画!”
谢研笑着点头,正要上前,却被旁边绣品铺的橱窗吸引了目光。
橱窗里摆着各式各样的绣品,有绣着鸳鸯的荷包,有缀着珍珠的簪,还有绣着山水的绢帕,针脚细密,配色雅致。
谢研自小就喜欢女红,此刻忍不住停下脚步,细细打量着:“娘,您看那只荷花荷包,绣得真好看。”
林婉清顺着她的目光看去,也赞道:“确实精致,若是喜欢,咱们进去看看。”
几人刚走进绣品铺,掌柜的便热情地迎了上来:“几位客官里边请,咱们铺子里的绣品都是苏绣匠人手工绣制的,样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