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时节的风,带着几分缠绵的暖意。
晨光透过雕花窗棂,在周府青石板铺就的庭院里洒下细碎金斑,廊下的玉兰花开得正盛,一串串紫色的花儿排着整齐的队,风一吹便簌簌作响,空气中满是清甜的香气。
下聘后的第三日,天刚蒙蒙亮,谢浩楠便已起身。
他身着一袭藏青色锦袍,腰间系着玉带,墨用玉冠束起,身姿挺拔如松。
昨日母亲林婉清说,周夫人今日邀约她带着妹妹们去周府做客。
他想着把母亲与妹妹们送去周府,再去军中报到。
辰时刚过,周府的家丁便已抵达谢府。
那名家丁身着灰布长衫,神色恭敬,见到谢浩楠便躬身行礼:“谢公子,我家将军已在府中等候,请您随小的移步。”
谢浩楠见家丁专门来请,不敢耽搁,点头应下,与母亲匆匆道别后便随家丁出门。
马车行驶在京城的街道上,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出“轱辘轱辘”
的轻响。
街道两旁早已热闹起来,小贩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卖包子的蒸笼冒着白汽,胭脂铺的伙计正热情地招揽客人。
谢浩楠掀开车帘一角,看着熟悉的街景,心中不由想起江南。
那里的乌篷船、油纸伞,还有母亲亲手做的桂花糕,却已成了他魂牵梦萦的念想。
不多时,马车便停在了周府门前。
周府朱门高耸,门前两座石狮子威严矗立,门楣上悬挂着“周府”
匾额,鎏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家丁引着谢浩楠往里走,穿过几重庭院,沿途的仆妇、丫鬟见到他,都纷纷躬身行礼。
行至议事厅外,家丁轻声禀报:“将军,谢公子到了。”
“让他进来。”
议事厅内传来周显将军浑厚的声音。
谢浩楠推门而入,只见议事厅宽敞明亮,正中央摆放着一张红木长桌,桌上铺着一张巨大的江南地图,地图边缘用铜镇纸压住。
周显将军身着便服,正背着手站在桌前,眉头微蹙,目光紧紧盯着地图上的江河脉络。
他虽已年近五旬,却依旧精神矍铄,眼角的皱纹里藏着岁月的沧桑,也透着久经沙场的沉稳。
听到脚步声,周显将军转过身,脸上的严肃散去几分,他笑着招手:“浩楠,你来得正好,快过来看看。”
谢浩楠快步上前,目光落在地图上。
只见地图上用红笔标注着几处要塞,江南的山川、河流、城池一目了然。
“将军,这是?”
他疑惑地问道。
周显将军指着地图上的苏州一带,语气郑重:“朝廷近日收到奏报,江南沿海一带常有倭寇袭扰,百姓深受其害,有意加强江南防务。
我在兵部议事后,已向圣上举荐了你——你本是江南人,熟悉当地地形,又有领兵作战的经验,若此事能获批,你日后便可调回江南任职,既能守护一方百姓,又能常伴你母亲左右,兼顾家事与军务,你意下如何?”
这番话如同一股暖流,瞬间涌遍谢浩楠的全身。
他怔了怔,随即眼中迸出惊喜的光芒。
江南是他的故乡,那里有他的亲人,有他幼时的记忆。
这些年他在外征战,以前只为远离王家村,为了活下去。
如今找到亲生爹娘,最牵挂的便是父母和三个妹妹,能有机会回去,既能为国效力,又能尽孝,简直是两全其美之事。
谢浩楠当即躬身行礼,语气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谢将军提携!
末将定不辱使命,若能调回江南,必竭尽全力守护故土安宁,不负将军与圣上的信任!”
周显将军见他如此爽快,满意地点了点头,眼中露出赞许的神色:“我就知道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