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清脆的笑声,抬头便见三个妹妹围在石桌旁,叽叽喳喳地说着什么。
石桌上摆着一堆物件:有谢语绣的兰草手帕,有谢研摊开的山水扇面,还有谢玥放在一旁的小兔子瓷哨,瓷哨白生生的,耳朵尖上还涂了点粉,模样憨态可掬。
“大哥!”
谢玥眼尖,最先看见谢浩楠,手里举着瓷哨就跑了过来,小跑到他面前时,还差点绊了一下。
她仰着小脸,把瓷哨递到谢浩楠面前:“大哥你看,这是我跟张师傅学捏的瓷哨!
吹起来可响了,我想送给云熙姐姐,你说她会喜欢吗?”
谢浩楠弯腰,接过瓷哨仔细看了看。
瓷哨小巧玲珑,小兔子的眼睛是用黑釉点的,圆溜溜的像两颗黑葡萄,他放在嘴边轻轻吹了一下,果然出清脆的“嘀嘀”
声。
“喜欢,”
他笑着揉了揉谢玥的头,“云熙姐姐最喜欢这种可爱的小物件,她要是收到,肯定会高兴的。”
谢语这时也站起身,手里拿着块淡蓝色的绣帕,走到谢浩楠面前,有些不好意思地递过去:“大哥,我想着云熙姐姐喜欢素雅的东西,就绣了块兰草帕子,你帮我看看,针脚是不是太粗了?她会不会不喜欢?”
谢浩楠接过绣帕,只见帕子边缘绣着圈细细的回纹,中间是几株兰草,叶片修长,花瓣淡雅,针脚细密得几乎看不见线头,连兰草叶上的脉络都绣得清清楚楚。
他记得周云熙的手帕都是素色的,上次见她用的那块,还是半旧的青布帕子,想来定是会喜欢这块兰草帕的。
“语儿的手艺越来越好了,”
谢浩楠笑着把绣帕递回去,“这兰草绣得灵动,颜色也雅致,云熙姐姐要是用这块帕子,旁人见了定会夸她有眼光。”
谢研这时也拿起石桌上的扇面,轻声说:“大哥,我画了幅江南春景,想着云熙姐姐在京城少见江南的景色,或许会喜欢。
就是不知道配色是不是太艳了。”
谢浩楠接过扇面,只见扇面上画着江南的烟雨小巷,青石板路蜿蜒,两旁是白墙黛瓦的民居,墙角开着几朵粉色的桃花,远处的河面上飘着一艘乌篷船,船头站着个撑伞的女子,意境悠远。
他想起周云熙曾说过,想去江南看看,如今这幅扇面,也算是圆了她半个心愿。
“配色正好,”
谢浩楠指着扇面上的桃花,“你看这桃花的颜色,浅粉中带点白,像刚开的样子,不艳也不淡,再配上这烟雨朦胧的小巷,一看就让人心静。
云熙姐姐要是拿着这扇面去赴宴,定会被人问是在哪买的。”
三个妹妹听了,都笑得眉眼弯弯。
谢语把绣帕、扇面和瓷哨小心收进一个描金锦盒里,又转身回房,拿来一个小小的陶罐,打开盖子,一股清甜的桂花香气便散了出来。
“这是我去年秋天亲手酿的桂花蜜,”
她把陶罐放进锦盒,“云熙姐姐喜欢喝花茶,用这桂花蜜拌在茶里,又甜又香,她肯定会喜欢的。”
谢浩楠看着锦盒里的物件,心里一阵温暖。
妹妹们虽然年纪小,却都记着周云熙的喜好,这份心意,比任何贵重的礼物都珍贵。
他伸手拍了拍三个妹妹的肩膀:“等回京了,我一定把你们的礼物亲手交给云熙姐姐,让她知道你们惦记着她。”
另一边,林婉清的卧房里,烛火正亮着。
房间里摆着一张绣架,上面绷着件水红色的小袄,林婉清手里拿着针线,正细细地绣着领口的海棠花纹。
谢承业坐在一旁的太师椅上,手里拿着本账册,却没心思看,目光时不时飘向窗外,显然是在想着别的事。
“浩楠后日就要启程回京了,”
谢承业放下账册,对着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