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知微一身知性套装,站在厂区空工的高台上,她的身后是赵志刚,肖国斌和李卫民等人。
她目光沉静的看着下面三三两两站立的工人们,手里并没有拿话筒,声音却清晰而有力,“各位原红利厂的职工同志们,相信大家都已经知道了,我买下了红利印刷厂。”
“也就是说红利印刷厂从今往后不再是国营企业,而是一家私企。
它隶属于知微教育公司,从今天起,改名为宏利印刷厂。”
“大家也知道,我买下印刷厂时,跟区政府签了合同,接收原红利厂的职工。
所以大家放心,只要你们愿意遵守厂规,安心工作,我决不会轻易辞退任何人。
而且,工资会比以前高。”
下面原本有些忐忑的人听到这里,眼中带着期待,不由得走近了些,认真的听了起来。
还有几人,却仍双手环胸,互相递了眼色,小声嘟囔着,满脸的讥诮。
周知微把这些看在眼里,脸上平静无波,却话锋一转,“但是,我买下厂子是为了赚钱,为了带着大家过上更好的日子,不是为了做慈善。”
“以前那套磨洋工,混日子,吃大锅饭,数着时间到点下班的情况,在宏利厂,必须彻底杜绝。
我这里,不养懒人,更不养闲人。”
“以后,厂里的一切规章制度由赵厂长制定并执行,肖副厂长管着车间生产管理,李副厂长从旁协助。
他们的话,就是我的意思。
请各位职工同志们严格遵守新的厂纪厂规”
“如果谁看不清形势,跟新规反着来,外面有的是人来代替他的职位!”
周知微最后一句话,像是巨石投入了湖面,瞬间激起了浪花。
有人跃跃欲试,似乎看到了改变和机会,也有人仗着老资格,面露不屑,觉得这位年轻的女老板只是在吹牛,他们是正式的职工,一个私人老板而已,能做他们怎么样?
周知微没有多说,而是把舞台让给了赵厂长他们。
赵厂长不愧是管理专业科班出身,他拿出了一叠稿纸,在台上侃侃而谈。
他当场宣布了几条改革路线。
比如制定了考勤制度,设立了严格的上下班打卡制度。
不姑息迟到早退和无故旷工者,一律按章处罚。
工作时间也不允许闲聊,更不能干私活,一旦现,从严处理。
至于工资方面,他建立了一套新的绩效考核制度,将工资与工作量,质量,效率完全挂钩,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在人事上,赵厂长规定不走任何关系主义,只遵循能者上,无能者退让。
真正做到周知微说的不养闲人,不养懒人。
因为周知微已经派人去购买新的胶印机,特别是斥巨资引进了两台四色彩印机。
赵厂长组织了技术培训,从中选择出了几名肯学,好学的,学得好的技术工人操纵新机器。
到下半年秋季班开学的时候,宏利印刷厂正式投入生产。
周知微也开始把知微研究院往省城移。
毕竟省城交通便利,自己的印刷厂也在省城,于教辅的销售更有利。
她一边安排研究院往省城迁的事,一边着手做另外一件事。
她想起前世时,章含容赚了黑心钱,摇身一变成了文化界大亨。
他进驻沙城创办出版社时,先买下了一家大型印刷厂,然后就是开了一家沙城最大的书店。
现在,是九十年代中期,出版社是属于国有资产,个人是不能涉及的。
所以,她想开一家沙城最大的书店,售卖各种书籍。
开书店,先要做的,是向沙城文化管理部门,提交申请图书报刊经营许可证。
周知微早早把这事跟周海洋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