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千恩万谢的村民和一脸与有荣焉的玄尘道长,柳谨心里其实七上八下的。
那什么“清灵液”
和“益气参须”
,说白了就是稀释的猴儿酒和稍微沾了点仙气的人参须,能不能治小孩的高烧腹泻,他心里完全没底。
“师尊,您真是慈悲为怀!”
清虚关好院门,满脸崇拜地看着柳谨,“赐下仙药,那些孩童定能转危为安!”
柳谨嘴角抽动了一下,没好意思打击徒弟的盲目信心,只能含糊地应了一声:“嗯……但愿吧。”
他暗自祈祷,可千万别吃出什么毛病来,不然这“真仙”
立马变“妖道”
,怕是要被愤怒的村民扛着锄头追上山。
接下来的两天,柳谨都有点心神不宁,修炼时都忍不住竖起耳朵听院外的动静,生怕传来哭爹喊娘的叫骂声。
连门口陆续出现的“供奉”
——一只野鸡、两串腊肉、一筐野鸡蛋——都让他提不起太大兴趣,只是挥挥手让清虚收起来。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第三天上午,院门外再次传来喧哗声,但并非哭喊,而是充满了感激和喜悦。
“仙师!
仙师!
开门啊!
谢谢仙师救命之恩!”
柳谨一个激灵从竹椅上弹起来,和清虚对视一眼,两人快步走到院门后。
清虚小心地打开一条门缝,只见前天来的那几个村民又来了,这次脸上不再是愁苦,而是洋溢着激动的笑容,手里还提着更多的山货——一只肥硕的獐子腿、一大包干枣、甚至还有一坛自家酿的米酒。
“仙师!
神了!
真是神了!”
为的村民激动得语无伦次,“娃儿们喝了您赐的仙水,参须水还没喝完,当天晚上烧就退了!
也不吐不拉了!
今天早上都能下地跑着玩了!
比去医院打针吃药还灵验!
您真是活神仙啊!”
柳谨:“!
!
!”
清虚:“!
!
!”
(看向师尊的眼神更加狂热)
柳谨自己都懵了。
这……这居然真的有效?猴儿酒和参须还有这功能?难道是歪打正着,正好对症了?或者是增强了孩子们的免疫力,靠自身抵抗力扛过去了?
不管怎样,结果是好的!
柳谨心里瞬间乐开了花,但表面上还得强行镇定,风轻云淡地道:“孩童无恙便好。
此乃天地灵物自有生机,顺应自然之功,非我之能。
诸位不必如此客气。”
村民们哪管这些,认定了就是仙师的功劳,硬是把带来的东西塞进清虚怀里,又是好一番千恩万谢才离去。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了终南山上下。
“柳仙师妙手回春,仙药救稚童”
的故事越传越神,有人说仙师弹指间便驱散了病魔,有人说那仙水能活死人肉白骨。
柳谨“真仙”
的名头更加坐实,而且额外附加了“神医”
属性。
这下可好,上门的人更多了。
起初还只是送东西的,后来渐渐出现了真正来“求医问药”
的。
有的是山上的隐士居士,头疼脑热也跑来求“仙露”
;有的是山下村民,得了疑难杂症,医院治不好,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来碰碰运气。
柳谨一个头两个大。
治小孩那次是运气好,万一哪个重症病人吃了他的“仙水”
没好甚至更严重了,那乐子可就大了。
他试图解释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