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刚漫过望海坡的土豆地,三秒兜里的手机就响了,屏幕上跳动着“贵阳市李经理”
的名字。
他刚在地里查看完土豆的储存情况,指尖还沾着仓库里的湿土,见状赶紧擦了擦手,接起电话。
“三秒兄弟,早啊!”
电话那头传来李经理爽朗的声音,比平时多了几分急切,“我这刚跟总部开完会,有个好消息要跟你说——咱们之前每月六千斤的土豆订单,总部批了,从下个月开始,提到七千斤!
而且,总部还同意多给一分钱一斤,就冲你们冰雹后还能保证这么好的品质!”
三秒愣了一下,手里的土豆筐差点没拿稳。
贵阳市是合作社的大客户,去年冬天签了全年供货合同,每月六千斤的订单已经让合作社的土豆不愁销路,现在不仅加量,还提价,这可是没想到的好事。
“李经理,您没跟我开玩笑吧?”
他忍不住确认,声音里带着几分激动。
“当然没开玩笑!”
李经理笑着说,“我昨天把你们冰雹后土豆的检测报告和客户反馈都给总部看了,他们都惊讶,灾年还能种出这么好的土豆——沙瓤率高,口感甜,市里的回头客都指定要你们望海坡的土豆。
总部说了,只要你们能保证长期供货,价格还能再商量,咱们长期合作!”
挂了电话,三秒站在土豆仓库前,看着堆得满满当当的麻袋,心里像揣了个暖炉。
他赶紧掏出手机,在合作社的微信群里了条消息:“紧急通知,上午九点在合作社开会,有重要事情跟大伙说!”
不到半小时,合作社的会议室里就坐满了人。
老周扛着锄头刚从地里回来,裤脚还沾着泥;秀莲手里拿着账本,嘴里还念叨着昨天的销售数据;陈老五则揣着刚做好的防雹棚架图纸,想跟大伙商量改进方案。
“大伙静一静,跟大家说个好消息!”
三秒走到讲台前,手里拿着手机,脸上难掩笑意,“刚才贵阳市的李经理打电话来,说从下个月开始,把咱们的订单从每月六千斤提到七千斤,还多给一分钱一斤!”
“真的?”
老周第一个站起来,眼里满是惊喜,“这么说,咱们的土豆不仅没因为冰雹没人要,还更受欢迎了?”
秀莲也赶紧翻开账本,算了算:“每月多一千斤,一斤多一分钱,一个月就能多赚一百多块,一年就是一千多块,这可是笔不小的收入!”
会议室里瞬间热闹起来,社员们你一言我一语,有的说要赶紧扩大种植面积,有的说要加强储存管理,还有的说要多找几个像贵阳市这样的大客户。
“大伙先别着急,”
三秒压了压手,让大家安静下来,“李经理说了,只要咱们能保证长期供货,价格还能再谈。
但我想跟大伙商量下,这一分钱的提价,咱们要不要接?还有,订单加量后,咱们的土豆够不够供应?”
老周率先开口:“我觉得应该接!
这一分钱虽然不多,但也是客户对咱们土豆品质的认可。
而且,今年是灾年,虽然减产不多,但也有损失,这一分钱正好能补回来点,让大伙多赚点。”
秀莲也点头:“我同意老周的说法。
咱们不能因为行情好就随便涨价,但客户主动提价,咱要是不接,反而显得见外。
再说,订单加量后,咱们仓库里还存着一万多斤土豆,加上明年春天的收成,肯定够供应。”
陈老五则补充道:“我觉得还得跟李经理说清楚,咱们会继续保证土豆品质,不会因为订单多了就偷工减料。
另外,咱们的防雹棚架明年就能用上,到时候就算再遇到灾害,也能保证供货,让客户放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