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地的露水,够浇三天的。”
春花放下算盘,眼睛一下子亮了:“真的?那咱们以后就不用天天抽井水了!
省下来的井水,还能给隔壁李叔家的玉米地浇浇,他家的玉米最近也旱得厉害。”
三秒点点头,心里也踏实了。
之前因为天旱,村里的井水不够用,他还担心土豆苗会渴死,现在现露水能当水用,不仅省了井水,还不用花钱,真是再好不过了。
他想起爷爷以前说过的话:“庄稼人要懂天,天给的露水、雨水,都是救庄稼的宝贝,别浪费了。”
那时候他还不懂,现在终于明白了——老辈人的话,都是从地里摸爬滚打总结出来的真理。
从那以后,村里的人都学着三秒和春花的样子,早上起来抖露水浇苗。
王二婶家种了半亩白菜,以前每天都要挑两桶井水浇,现在抖露水就能浇透,她笑着说:“这露水比井水还好用,浇完的白菜叶子绿油油的,比以前长得还快!”
李叔家的玉米地,也靠露水救了急,原本蔫蔫的玉米苗,浇了几天露水后,又挺直了腰杆,叶子也变得厚实了。
有天早上,镇上的农技站技术员来村里考察,看见大家都在地里抖露水,好奇地走过来问:“你们这是在干啥?把露水抖下来有啥用啊?”
三秒停下手里的活,把称露水、用露水浇苗的事说了一遍,还把巡夜本上记的数字给技术员看。
技术员接过巡夜本,仔细看了看,又蹲下身摸了摸土豆苗,惊讶地说:“你们这方法太妙了!
露水含有天然的矿物质,比井水更适合庄稼生长,而且还能节约水资源,真是个好法子!
我回去一定要把这个方法写进农技推广手册里,让更多的农民知道。”
三秒笑着说:“这都是老辈人传下来的法子,我们就是照着试试,没想到真管用。”
技术员点点头,又问:“你们是怎么想到称露水重量的?”
春花接过话:“三秒说他爷爷以前说过,十斤露水能浇活一棵苗,我们就想称称看,到底多少露水够浇苗,没想到一算,一亩地的露水够浇三天,省了不少井水。”
技术员听了,更佩服了:“你们不仅懂传统方法,还会用科学的方式计算,真是了不起!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种地,你们能这么用心,还能创新,真是庄稼人的好榜样。”
后来,技术员真的把“用露水浇苗”
的方法写进了推广手册,还特意配了三秒和春花在地里抖露水的照片。
手册下来后,邻村的人都来向三秒和春花请教,两人也毫不藏私,把怎么抖露水、怎么称重量、怎么计算用量的方法都教给了大家。
有次,邻村的刘梅来望海坡,看见大家都在地里抖露水,也跟着学。
回去后,她照着方法给自家的土豆苗浇露水,没过多久,土豆苗就长得比以前壮实了。
她特意来跟三秒和春花报喜:“你们的法子真管用!
我家的土豆苗现在长得可好了,比用井水浇的还精神!”
三秒笑着说:“这都是露水的功劳,天给咱们的宝贝,可不能浪费了。”
刘梅点点头,又问:“你们说,这露水除了浇苗,还能干嘛啊?”
春花想了想,说:“我奶奶以前用露水沏茶,说比泉水还甜,咱们下次也试试。”
没过几天,春花真的用露水沏了茶。
她早上把露水攒在瓷壶里,放在太阳下晒一会儿,等露水变温了,再泡上自家种的茶叶。
三秒喝了一口,果然,茶水带着股淡淡的清甜,比平时用井水沏的茶还好喝。
“这露水茶真不错,以后咱们巡夜的时候,也泡一壶带着,累了就喝一口。”
三秒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