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得比谁都旺。”
三秒踩着板凳看那些挂在屋檐下的玉米穗,在风里轻轻摇晃,像串沉默的风铃。
阳光透过穗子的缝隙,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籽粒上的绒毛闪着金红色的光,倒比她挑的那些更有精神。
“这就叫‘逆境选种’。”
爷爷站在她身后说,声音里带着点自豪,“你太爷爷那时候,遇上灾年,就专挑那些从石头缝里钻出来的庄稼留种,说它们‘骨头硬’。”
他往灶房的方向指了指,“你看那口老缸,里面还存着十年前的土豆种,那年大旱,就靠它才没断了收成。”
陈老五拎着半袋挑好的种子要走,出门时又回头看了眼屋檐下的玉米穗。
“明儿我也把种子挂这儿?”
他挠了挠头,“我家那屋檐遮得严实,怕晒不透。”
“挂吧,正好做个伴。”
爷爷往他手里塞了根麻绳,“多让它们见见风,比藏在屋里金贵。”
傍晚的风带着凉意掠过屋檐,玉米穗在风里轻轻碰撞,出细碎的响声。
三秒蹲在门槛上,数着那些挂着的种子,突然觉得它们像群站军姿的士兵,在阳光下、风雨里锤炼筋骨,等着明年春天,给土地一个最结实的回答。
爷爷在院里翻晒草木灰,灰白的粉末在风里扬起,落在玉米穗上,像给它们披了层铠甲。
“这些种子,”
老人拍了拍三秒的头,“就像咱庄稼人,看着普通,却经得住折腾。
土地不欺负实在东西,你对它掏真心,它就给你长希望。”
三秒抬头望向屋檐,夕阳把玉米穗染成金红色,每颗籽粒都闪着光。
她突然明白,留种的讲究,不只是选几粒好种子,是把土地的记忆、抗灾的智慧、庄稼人的韧性,都藏进那饱满的籽粒里,一代一代传下去——就像屋檐下那些沉默的玉米穗,在风雨里站成了永恒的模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