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上是他和拾穗儿在校园的合影,阳光、绿树、笑脸,与眼前的漆黑寒冷形成残酷对比。失落与怀疑涌上心头。
这时,主屋传来奶奶极轻的声音:“穗儿,陈阳是好孩子,你多体谅……咱这地方,苦了你了,也苦了他了。”
穗儿的声音轻柔却坚定:“奶奶,我不苦。陈阳他……会坚持下去的。只要心齐,日子总会好的。”
这简单的对话,像暗夜里的火柴,瞬间照亮了陈阳的心。
是啊,穗儿和奶奶,还有乡亲们,他们世代在此坚韧生活,自己这点困难又算什么?
他握紧拳头,暗下决心:一定要在这里扎下根,一定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疲惫终于战胜寒冷,他沉沉睡去。窗外,戈壁的星空,沉默而璀璨。
清晨,陈阳被冻醒了。他搓着僵硬的手指,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眼前的景象让他愣住——院子里,不知何时聚集了七八个村民,他们手里拿着铁锹、锄头、锯子,还有一捆捆草帘和塑料布。
老村长笑呵呵地走上前:“陈阳啊,听说你要搞种植,这是好事!咱们村里人没什么大本事,但力气有的是!这些材料是大家凑的,给你把那破屋子收拾收拾!”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颤巍巍地递过来一篮鸡蛋:“孩子,拿着,补补身子。咱们这儿难得来个文化人,可不能委屈了你。”
陈阳的喉咙像是被什么堵住了,他看着这些质朴的面孔,看着他们龟裂的手掌和真诚的眼神,一时说不出话来。拾穗儿轻轻碰了碰他,他才回过神来,连连道谢。
“谢啥!”
一个中年汉子爽朗地笑道,“你是来帮咱们拾穗儿和阿古拉奶奶的,就是帮咱们金川村!往后有啥需要,尽管开口!”
接下来的场景让陈阳终生难忘。村民们自发地分工合作,有的爬上屋顶修补瓦片,有的用草帘和泥巴糊墙缝,有的则在西厢房里帮他搭建简易的工作台。
妇女们送来了热腾腾的馍馍和稀饭,孩子们好奇地围在院子门口张望。
老村长一边和泥,一边对陈阳说:“咱们这儿是穷,是苦,但人心不苦。你既然来了,就是咱们村的人,有什么困难,大家一起扛!”
陈阳看着这一切,眼眶湿润了。
他从未感受过如此纯粹的热情和善意,这些物质上贫穷的人们,在精神上却是如此富有。
傍晚时分,西厢房已经焕然一新。
墙壁被加固,缝隙被填满,屋顶不再漏风,甚至还多了一个简易的书架。村民们收拾工具,准备离开。
陈阳站在院子里,看着这些可爱的人们,深深鞠了一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