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拾穗儿接过石子,心里暖暖的。
“我叫小石头。”
小男孩挠了挠头,脸上露出一点腼腆的笑。
拾穗儿把8颗石子摆成一排,代表8个头:“咱们先假设这8只全是鸡,每只鸡有2只脚,那一共该有多少只脚呀?”
她一边说,一边给每颗石子旁边摆2根小树枝——树枝是小石头刚从墙角折的,细细的,像小棍儿。
孩子们跟着数:“2、4、6……16只!”
“对,可是题目里说有26只脚,少了多少只呀?”拾穗儿又问。
“10只!”小石头抢着回答,眼睛亮晶晶的,刚才的怯意少了大半。
“因为咱们把兔子当成鸡啦,每只兔子比鸡多2只脚,那少的10只脚,是几只兔子少的呀?”
拾穗儿拿起一颗石子,把旁边的2根树枝换成4根,“你们看,把一只鸡换成兔子,就多2只脚,那多10只脚,要换几只呀?”
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小石头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忽然拍手:“5只!因为10除以2等于5!”
“答对啦!”
拾穗儿笑着摸了摸小石头的头,“那鸡就是8减5,等于3只,对不对?”
她把5颗石子旁边的树枝都换成4根,3颗石子旁边留着2根,“咱们数一数,4乘5加2乘3,是不是26只脚?”
孩子们一起数起来,数完后都欢呼起来:“是呀是呀!姐姐,这方法好简单!”
小石头拿着自己的练习册,趴在旁边的石墩上,很快就算出了答案,他抬起头,脸上满是兴奋,“姐姐,我算对啦!我以前总搞不清鸡和兔的脚,现在终于懂了!”
那天下午,巷子里的孩子越聚越多,有拿着语文课本问生字的,有捧着英语书问发音的,拾穗儿就坐在小马扎上,一个一个地教。
教语文时,她会把生字编成小故事,比如“‘河’字,左边是三点水,右边是‘可’,意思是河水可以滋养庄稼,就像妈妈可以滋养我们”;
教英语时,她会模仿小动物的叫声,把“Cat”读成小猫的“喵喵”声,把“dOg”读成小狗的“汪汪”声,孩子们笑得前仰后合,记单词也快了不少。
太阳快落山时,孩子们才恋恋不舍地回家,小石头走在最后,他拉了拉拾穗儿的衣角,小声说:“姐姐,你明天还来吗?”
拾穗儿蹲下来,看着他期待的眼神,用力点头:“来,姐姐每个周末都来。”
小石头笑了,露出两颗刚换的门牙,像小月牙儿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