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踮脚够不到的书,她就搬来小凳子,踩着凳子慢慢排,再也没摔过一次。
有一次,一个低年级的学弟来借《植物生理学》,翻了半天都没找到,急得满头大汗。
拾穗儿正在擦桌子,听到他的嘀咕声,立刻走过去:“同学,你找《植物生理学》吗?在C区8排2架,第三层,书脊是绿色的。”
学弟愣了一下,按她说的位置去找,果然找到了。
“学姐,你也太厉害了吧,怎么记得这么清楚?”学弟惊讶地说。
拾穗儿笑了笑,指了指自己的笔记本:“我记在上面了,每个区域的重点书我都标了位置,方便找。”
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书名、编号和位置,还有用不同颜色笔画的标记——红色是常被借走的书,蓝色是容易被错放的书,黑色是刚上架的新书。
管理员阿姨看在眼里,心里满是欣慰。
有时拾穗儿忙得忘了吃饭,阿姨就会从食堂打份饭回来,放在服务台上。
“丫头,先吃饭,活儿等会儿再干,别饿坏了身子。”
饭里总会多一个鸡腿,阿姨总说:“我不爱吃这个,你吃。”
拾穗儿知道阿姨是心疼自己,每次都会把鸡腿啃得干干净净,然后把饭盒洗好,偷偷在阿姨的杯子里泡上一杯菊花茶——她听阿姨说过,秋天容易上火,菊花茶能败火。
日子一天天过去,拾穗儿的手越来越熟练,书架被她整理得井井有条,桌椅也擦得一尘不染。
她的笔记本上,记的不仅是书名和位置,还有一些小细节:“李同学喜欢借生态类的书,每周三傍晚来”“王阿姨借的养生书,每次都看完后记笔记”“低年级同学容易把A类和B类的书放混,要多提醒”。
这些细碎的记录,让她的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也让她和图书馆里的人渐渐熟悉起来。
发工资那天,管理员阿姨把一个信封递给她,笑着说:“丫头,这是你这月的工资,三百块,点一下。”
拾穗儿接过信封,指尖有些发抖。信封很薄,可握在手里却沉甸甸的——
这是她第一次靠自己的双手挣来的钱,是能给奶奶减轻负担的钱。
她打开信封,三张崭新的一百块钱躺在里面,边角都带着淡淡的油墨香。
她数了一遍,又数了一遍,确认是三百块,才小心翼翼地把钱放回信封里,像揣着一件稀世珍宝。
“谢谢阿姨!”拾穗儿对着阿姨深深鞠了一躬,眼睛里闪着光。
&n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