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涕零”
地拿出那包“催生矿脉”
的粉末作为谢礼;再比如,石锤的师父在一次“意外”
中,让几张图纸“失窃”
。
一时间,关于黑山“秘法”
的传言,在省城和府城的地下情报网中越传越神。
有人得到了“仙丹”
配方,正在苦苦搜集那九十九种药材;有人信以为真,真的在矿洞里涂抹那些无用的粉末,期待着奇迹生;更有人,正对着那张自动凿岩机的图纸,召集了全省最好的工匠,试图破解其中的奥秘。
寨子,就这样在敌人的眼中,变成了一座充满了宝藏和谜题的迷宫。
他们被无数条真假难辨的线索牵着鼻子走,在阿木精心布置的迷雾中团团转。
第三层,也是最核心的一层,是“人心之茧”
。
阿木知道,所有的伪装和策略,最终都要靠人来执行。
如果寨民内部人心不稳,那么再完美的“茧”
也会从内部被攻破。
他加强了学舍的教育。
除了传统的识字、算术,他增加了更多关于“共生”
理念的讲解。
他带着孩子们,实地去观察被破坏后又自我修复的土地,去感受“石灵”
既强大又脆弱的意志。
他告诉他们,守护黑山,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要理解它,尊重它,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它。
对于成年人,阿木则通过桑伯和几位长老,将外部的形势和寨子的应对策略,以一种他们能理解的方式,进行了通报。
他没有隐瞒危险,而是坦诚地告诉大家,敌人正在用更聪明的方式进攻,所以大家必须更加团结,更加谨慎。
“我们不是在和官府打仗,”
阿木在一次寨民大会上说道,“我们是在守护我们的家。
就像结网的蜘蛛,我们吐出的每一根丝,都是为了保护网中心的卵。
现在,外面有更大的鸟想要来啄我们的网,我们怎么办?”
“把网结得更厚实!”
一个年轻的猎人喊道。
“对!”
阿木赞许地点点头,“结得更厚实,更隐蔽。
我们每个人,都是这张网上的一根丝。
我们遵守祖辈的规矩,这是我们的经线;我们用智慧迷惑敌人,这是我们的纬线。
只要我们所有人齐心协力,这张网,就能变成一个最坚固的茧,任凭外面风吹雨打,我们都能在里面安然无恙,等待化羽成蝶的那一天。”
寨民们听着阿木的话,看着他那双清澈而坚定的眼睛,心中的不安和迷茫渐渐被一种同仇敌忾的信念所取代。
他们开始自觉地维护寨子的秘密,对外人更加警惕,对阿木和桑伯的安排,也给予了毫无保留的信任。
无声的战场,就在这片看似平静的山林间,激烈地进行着。
一方是权力、技术和贪婪编织的巨网,步步为营,试图吞噬一切;另一方,则是一个小小的寨子,用智慧、规则和团结,为自己编织着一个层层叠叠、虚实难辨的茧。
网与茧的对决,才刚刚开始。
---
第二节:井下的阴影与抉择
官府的矿场,像一个永不愈合的疮疤,横亘在黑山的边缘。
自从上次的事故后,这里沉寂了一段时间,但疮疤之下,脓血从未停止涌动。
新调来的监矿官员赵文渊,就像一只闻到血腥味的苍蝇,带着一股急于建功立业的躁动,降落在这片土地上。
赵文渊年约三十,出身于一个没落的书香门第,靠着苦读和钻营,才得了这个外放的肥差。
他身材瘦削,面皮白净,一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