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能表达他们此刻的恳切与庄重。
老村长抬起头,目光灼灼地望着煜霄和泠霜,声音里带上了一丝近乎哀求的希冀:“大人,姑娘,你们是我们的救命恩人,是我们眼中的神明。
那场灾难,我们永远铭记,但……铭记不应只是痛苦。
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活下去的屋舍,更是能让我们心安的根。”
他伸出手,指向村中心那片被刻意留出的空地——那里曾是灾难最惨烈的地方,如今只立着一块简单的木碑,以示哀悼。
“我们想……想在那里,建一座祠,一座属于我们全村的祠堂。
不只为祭奠逝去的亲人,更要……更要为二位立下长生牌位!”
此言一出,连空气都仿佛凝固了。
他身后的几位长者,眼中也泛起了泪光,那是压抑已久的情感终于找到了出口的激动。
“我们知道,这要求太过冒昧,二位是凡脱俗的人物,岂能为我等凡夫俗子所供奉。”
老村长的声音再次颤抖,但这次是出于敬畏与不安,“可是,乡亲们真的需要一点东西,一个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念想。
当夜半梦回,恐惧如潮水般涌来时,他们可以有个地方去,可以对着牌位磕个头,点一炷香,告诉自己,恩公在看着我们,守护着我们。
这香火,不是迷信,是希望,是让我们从恐惧的泥沼里,重新站起来的力量!”
他最后的话语,几乎是喊出来的,带着一种孤注一掷的悲壮。
阳光依旧温暖,但小院里的气氛,却因这沉甸甸的请求,而变得肃穆而庄严。
这不仅仅是一个请求,更是一个饱受创伤的群体,向他们的守护者出的最深沉、最质朴的呼唤。
他顿了顿,似乎在积蓄勇气,继续说道:“我们想…想为村里立一座守护神庙。
一来,是感念二位再生之恩,为大伙儿舍生忘死,祈求能得二位长久庇护,让乡亲们心里有个踏实;二来,也是想让后世子孙们能有个地方,铭记这场差点让花林村万劫不复的灾难,铭记我们是如何艰难重生,时刻提醒后人,居安思危,团结一心,方能守护家园平安。
不知…二位恩公意下如何?”
煜霄和泠霜闻言,俱是一怔,面面相觑。
他们斩妖除魔,只为心中道义,从未想过要受人间香火,立庙受祀。
煜霄连忙摆手,神色严肃:“村长,各位叔伯,此事万万不可!
斩妖除魔,护佑生灵,乃我辈修行之人本分,顺应天道人心而已,岂敢居功自傲,受此大礼?立庙受享,非我等所愿,亦不合修行界的规矩。”
泠霜也轻声附和,语气温和却同样坚定:“村长,您的心意我们领了。
但守护村庄,度过劫难,是全村乡亲们共同努力、相互扶持的结果,并非我二人之功。
若非大家心志坚定,彼此守望,单凭我二人,亦难成事。
立庙之事,关乎信仰,还是作罢吧。”
然而,这一次,村民们却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坚持。
另一位须皆白、曾是村里最好石匠的老者,激动地上前一步,眼中含着泪花:“二位恩公就莫要再推辞了!
规矩是死的,人心是活的!
若不是你们,花林村早就没了!
我们这些人,也早就成了孤魂野鬼!
这立庙,不仅是我们的心意,更是全村老小共同的念想!
有了庙宇,大家心里才有个真正的寄托,夜里才能睡得安稳啊!
这不是虚礼,这是救命稻草啊!”
“是啊是啊!
石老说得对!”
“求恩公成全我们吧!”
“我们need这座庙…”
周围的村民不知何时也围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