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地的“地灵之怒”
。
那是一种终极的、同归于尽的威慑。
但这一次,他的目的更加具体和迫切。
他需要知道,除了那惊天动地的“怒吼”
,“石灵”
是否还能提供其他更精细、更可持续的“帮助”
?比如,小范围的地面震动,可以干扰勘探队的作业;特定区域的迷雾,可以遮蔽他们的视线;甚至影响动物行为,让野兽变得焦躁不安,主动攻击闯入者。
这些“小动作”
虽然威力不如前者,但若能持续不断,将更能有效地拖延和困扰对方,增加谈判的筹码,同时也能避免过度消耗“石灵”
的力量。
同时,他也需要一个确切的信号,来判断山外人是否在核实地图信息时越界,触碰了那些绝对不能侵犯的核心禁区。
夜幕降临,寨子陷入沉睡。
阿木再次独自一人,来到那棵巨大的神木之下。
月光透过繁茂的枝叶,洒下斑驳的光影。
他盘膝而坐,手握那枚温润的叶符,缓缓闭上眼睛,沉入意念之海。
“石灵……大地之灵……”
他的意念如同最虔诚的祈祷,在寂静的夜色中回荡。
“我们的协议脆弱,山外人并未完全守信……他们贪婪的目光,依旧觊觎着您的身躯……”
“我需要您的指引和帮助……并非毁灭性的力量,而是持续的、警示性的力量,让他们知难而退,不敢轻易冒犯……让他们明白,这片山林,有意志,有守护,不容侵犯……”
“当有人靠近或试图破坏核心区域时,请您给我一个明确的警示……一个只有我能感知的信号……”
他的意念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在意识的海洋中荡开层层涟漪。
这一次,地底那庞大、古老、沉睡的意志回应了他。
传递来的不再是上次那种狂暴、愤怒的洪流,而是一种更深的、带着审视和计算的意味。
它似乎理解了阿木的需求,也认可了他这种“以小博大”
、“以巧破力”
的策略。
回应而来的,是一系列关于如何微弱引导地脉能量,在小范围内制造各种自然现象的“方法”
。
这些方法并非直接授予力量,而是更像一种“权限”
和“知识”
的传承。
阿木的脑海中,仿佛展开了一幅无形的、复杂的地脉经络图。
图上标注着无数个能量节点,如同人体的穴位。
他可以通过在这些节点埋设特定的引导物(比如蕴含特殊磁性的矿石、经过古法处理的木材等),或者吟唱特定的、能够与地脉产生共鸣的古老音律,来主动触这些节点的能量,从而引相应的自然现象。
效果强弱,取决于引导者的精神力、引导物的品质以及节点的能量强度。
这是一个需要学习和实践的系统,而非一蹴而就的魔法。
同时,“石灵”
也答应,会在核心区被触碰时,通过叶符给予阿木一种尖锐的、独特的刺痛感作为警示。
这种刺痛感,将直接作用于他的灵魂,任何外力都无法干扰或伪造。
这些“知识”
如同潮水般涌入阿木脑海,复杂而精妙,充满了远古的智慧,远他现有的理解能力。
信息量巨大,让他感到一阵眩晕。
他只能先凭借着凡的记忆力,强行将这一切刻印在脑海深处,准备回去后与老祭司一起,慢慢研究破解。
当他结束沟通,睁开眼睛时,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
一夜的沟通,让他精神疲惫,但眼中却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
他不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