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e标准会议上的技术胜利,如同给高行驶的星火科技注入了更强劲的燃料。
但何月山深知,再宏伟的蓝图,也需要坚实的地基;再前沿的技术,也需要稳定的人心。
就在公司上下为技术突破欢欣鼓舞之时,另一项关乎星火根基的“软性”
工程,也迎来了里程碑式的时刻——“星火家园”
一期项目正式竣工交付。
交付仪式没有选择在喧闹的市中心酒店,而是就在“星火家园”
小区中央那片精心打造的阳光草坪上举行。
没有邀请过多外部嘉宾和媒体,主角是即将入住的员工和他们的家人。
气氛简朴而温馨,充满了浓浓的归属感。
何月山、唐茹以及所有核心高管悉数到场,他们不再是会议室里运筹帷幄的决策者,而是作为大家庭的成员,亲自将象征着新家钥匙的、集成门禁、支付、社区服务等多功能的智能卡片,郑重地递到第一批入住员工代表的手中。
这些员工代表,有在“星火”
架构攻坚中连续熬夜数月的年轻芯片工程师,有在“昆仑”
平台项目实施中奔波各地的现场支持妹子,也有在开源社区管理中默默奉献的运营人员。
从他们手中接过卡片时,何月山能清晰地看到对方眼中闪烁的激动、自豪,以及一种终于安定的踏实感。
“老王,以后加班晚了,走几步就到家,嫂子也不用总担心了。”
何月山将卡片递给一位两鬓已有些斑白的老工程师,用力握了握他的手。
这位老王是公司初创时就加入的“元老”
,为了项目,一家人一直在深圳租房,几次搬家,颇为奔波。
“何总…谢谢,谢谢公司!”
老王的声音有些哽咽,扶了扶眼镜,紧紧攥着那张薄薄的卡片,仿佛攥着整个家庭的未来。
他的小孙女在一旁蹦蹦跳跳,指着不远处色彩斑斓的儿童游乐区,奶声奶气地问:“爷爷,我们以后天天都可以在那里玩吗?”
“对,天天都可以!”
老王一把抱起孙女,脸上笑开了花。
何月山看着这一幕,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和欣慰。
所有的投入,所有的努力,在员工和家人幸福的笑容面前,都显得如此值得。
这不仅仅是解决了员工的居住问题,更是给予了他们一份珍贵的安定感和归属感。
小区内,绿树成荫,草坪如茵,低密度的现代建筑错落有致,线条简洁而实用。
幼儿园里传来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健身中心的玻璃幕墙内,已有迫不及待的员工在崭新的跑步机上体验;便利店里货物齐全;社区医院的标识清晰醒目。
整个家园规划科学,配套完善,仿佛一个功能齐全的微型城市。
“这才像一个家。”
站在何月山身边的周倩感慨道,她负责了家园项目的后期协调和软装细节,此刻看着员工们扶老携幼,兴奋地走进各自楼栋的身影,成就感油然而生,“以后加班晚了,也不用担心回家路远,还能去健身房跑个步缓解压力。
生活和工作,终于可以更平衡地融合了。”
徐若薇则更关注实际效果,她拿着平板,调出后勤部的数据:“根据测算,园区内配套的食堂、市、通勤班车等服务全面上线后,预计平均每天能为每位员工节省至少15小时的通勤和家务时间。
这不仅提升了生活质量,也将直接转化为工作效率的提升和员工满意度的增加。”
邓康推了推眼镜,补充了一个让他尤为欣喜的现象:“而且,研部门的几个项目组已经自提议,在家园内开辟几个24小时的创意沙龙和讨论区,方便大家饭后散步时随时碰撞idea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