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断供,如同一盆冷水,浇醒了沉浸在快展喜悦中的星火众人。
现实的残酷再次凸显——没有核心技术,命运永远攥在别人手里。
赵志坚这一招,精准地打在了星火的七寸上。
公司气氛一时有些压抑。
自主研芯片?谈何容易!
这需要庞大的资金、顶尖的人才、漫长的周期,以及极高的失败风险。
对于星火这样刚刚起步的小公司来说,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何月山的决心没有丝毫动摇。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芯片的重要性,也比任何人都渴望打破这枷锁。
重生的先知和系统的能力,就是他最大的底气。
他立刻行动起来。
先,他让周倩带领硬件团队,深入研究那颗被卡脖子的fpga芯片的数据手册和应用方案,尽可能吃透其所有功能和性能边界,为后续的自主设计定义清晰的目标。
同时,他让徐若薇动用一切人脉,寻找国内可能的替代方案、二手芯片货源(解燃眉之急),以及最重要的——芯片设计人才和相关资源。
何月山自己则再次启动了【技术推演(初级)】,将大量积分投入到对fpga架构和国内芯片制造工艺的推演中。
模糊的信息流不断涌入,虽然无法得到具体的设计图纸,但却清晰地指出了几个可行的技术路径和需要重点攻克的关键模块(如可编程逻辑单元阵列、布线资源、配置存储器等),以及适配国内某家晶圆厂18on工艺(相对落后,但自主可控)需要注意的设计规则。
这极大地缩小了探索范围,避免了盲目试错。
几天后,徐若薇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她通过猎头找到了一位刚从美国回来的芯片设计专家,叫邓康,拥有丰富的fpga设计经验,因家庭原因回国展,正在寻找机会。
坏消息是,对方对星火这样的小公司兴趣不大,更倾向于去大厂或者研究所。
“无论如何,约他见面聊一聊!”
何月山毫不犹豫地说。
在一家咖啡馆,何月山见到了邓康。
对方三十多岁,技术人的气质很浓,但眉宇间带着一丝怀才不遇的落寞。
何月山没有过多寒暄,直接打开笔记本电脑,展示了他基于推演结果整理出来的自主fpga设计构想和技术路线图,重点阐述了如何利用国内现有工艺实现特定性能目标的设计思路,甚至包括了一些关键电路结构的创新想法。
邓康起初有些不以为然,但随着何月山的讲解,他的表情逐渐从漫不经心变成了惊讶,再到最后的震惊和专注!
“等等!
这个iob结构的设计,你是怎么想到用这种冗余方式来弥补工艺波动影响的?”
“还有这个clb里面的查找表(t)结合进位链的优化方案…这思路太巧妙了!”
“你…你以前搞过fpga设计?”
邓康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这个过分年轻的老板。
“略懂一些。”
何月山谦虚道,随即话锋一转,“邓博士,现在的情况是,国外大厂我们靠不住,国内唯一的供应商也被竞争对手掐住了脖子。
我们星火科技需要一颗自己能掌控的‘心脏’来继续展。
这件事很难,甚至可能失败。
但我想做的,不是简单地模仿一颗芯片,而是设计一颗真正适合工业控制场景、优化功耗和可靠性的fpga。
这很有挑战性,但也很有意义。
您愿意一起来做这件事吗?”
何月山的话,没有空泛的画饼,而是扎实的技术构想和清晰的目标,再加上那种“打破垄断”
的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