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笼罩岭州。
初夏的岭江两岸灯火璀璨,车水马龙。
夜色中,城市看似繁荣如昔,实则暗流涌动。
李一凡坐在省府配车后排,目光冷静地扫向车窗外那片熟悉又陌生的夜色。
他今天没有回官邸,而是让司机绕道驶往位于东城区的“岭州国际金融中心”
——一座过去几年在媒体和政策层面频频亮相的明星项目,也是岭州房地产与金融资本交织最深的一块“样板地”
。
“书记,这么晚,真要过去看吗?”
丁远小声提醒。
他是李一凡从潇湘带来的老部下,现在担任岭州省委办公厅主任。
“白天他们会演戏,晚上才是真相。”
李一凡淡淡道,“你不是也说,你在岭州调研那几天,看到不少金融中心楼层还贴着封条?”
丁远点头。
车子在金融中心门口缓缓停下。
此处共有七栋高层写字楼,外围挂着金色字体的招商广告,但玻璃幕墙之内黑漆漆一片,只有几层楼隐约透出微光。
李一凡下车,未带随行记者,也未惊动媒体。
他带上简单口罩与帽子,摇身变作普通调研者,悄然步入主楼。
大厅冷清,保安见来人气场不同,正欲询问,丁远亮出省府通行牌。
对方一愣,赶紧点头弯腰:“领导好……需要我带路?”
“不用,你忙你的。”
李一凡笑笑,径直走向电梯。
按下2o层按钮后,他沉默不语。
金融中心的建设始于2o16年,原计划引入国内外投行、基金、头部律所、科技金融机构等,打造华南“次中心金融核心区”
。
项目初期确实红火,地方政府与恒达地产签署战略协议,土地、资金、政策倾斜可谓不遗余力。
可如今,七栋大楼,有三栋未完全竣工,已交付的楼宇也面临大量空置,租金远低于周边。
官方对外却仍在宣称“入驻率达87”
,媒体更是吹得天花乱坠。
出了电梯,是一层空荡的办公楼层。
玻璃门上贴着“某某金融科技公司”
的牌子,然而门内一片空置,连工位都未装配。
李一凡踱步穿过走廊,轻轻推开几道未锁的房门——一间空置会议室、一间堆满纸壳的“办公室”
、还有几张办公桌上厚厚的积尘,显示这里很久无人活动。
“这也叫入驻?”
丁远忍不住低声道,“这是招商演戏。”
“你说得不对。”
李一凡摇头,“这不是招商演戏,是政商合谋。”
他缓缓蹲下,看着一只从破门缝中钻出的老鼠,目光冰冷如刀:“这些写字楼,是以‘政府回租’方式定向购买,账面叫‘资产注入’,实则是为地产企业提供现金流通道。
楼建好了,企业把部分楼层‘卖’给市属平台,拿回资金周转,政府以此提升gdp,企业则在资本市场吹业绩,皆大欢喜。”
“可是,这是假繁荣啊。”
丁远皱眉。
“嗯,问题就在这。”
李一凡站起身,“当初他们以为房价永远涨、租金永远高,政绩能变现、股价能续命。
但周期一旦下行,所有空楼、空壳公司、空租金就开始暴露。”
他顿了顿:“金融城只是一面镜子,映出的,是岭州过去五年经济畸形的轮廓。”
他取出手机,拍了几张楼层照片和角落视频,“这些要保存,留作线索。”
二人再次搭电梯下行,途中路过b栋。
李一凡注意到一块信息板写着“岭州国际金融交易平台”
